第38章 (2 / 2)

  卤菜味道比较厚重,刚好搭配他们家的口味清淡的菜,而卤菜是冷脆而重口的,也能吃得下去,这让没什么胃口的苏双宁苏双宜都胃口大开,多喝了一碗小米粥。就连一向不重口腹之欲的程氏也多吃了不少,她叹着气说“赵家姐姐奇思妙想,手艺娴熟,我不如她远矣。”

  苏双宁一向是娘亲的小棉袄,立刻放下了筷子,安慰程氏“阿娘不必妄自菲薄,庖厨之事乃是小道,真正的掌家夫人当是母亲这般知书达礼、柔婉端庄的女子,哪里就用得着我们亲自下厨了?”

  苏轼不太赞同她的话,就说“王家婶婶和三娘十娘都是识字的,既不以识字为荣,也不以亲自下厨为耻,庖厨之事虽是小道,却关系着人的温饱,我就觉得擅厨艺的女子很好。”

  稍后为你更新

  第38章

  程氏当然知道苏轼不是在抬杠, 也不是在责怪她做饭不好吃, 苏轼一向孝顺,

  她做出来的好吃的不好吃的他吃了都是一脸满足的模样。他的话却勾起了程氏的另一层想法——苏轼似乎与王家来往过密了。

  要说她的儿子什么脾性, 她是最清楚不过了,这孩子天资聪颖, 自幼就跟人精似的, 很讨人喜欢,

  但要说他特别喜欢什么别的人,她却看不太出来,因为他对谁都很有礼貌, 都很热情,都很体贴。自从王家人来了眉山, 这孩子就隔三差五地跑去王家,

  还主动指导王家的那个小娘子读书,这太不寻常了。

  难道是——

  程氏心中有了计较,面上就带了几分笑意,问苏轼“和仲,你觉得王家的两个小郎君如何?”

  “阿娘你问这个干嘛?”

  “识人明事也是学习的一部分,我看你爹爹就是识人不明, 又过于清高,不屑于迎合主考官的喜好,这才屡试不第。”程氏并不太在乎苏洵考不考得中进士,

  但苏洵颇为此事自苦,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才华和学识了,

  苏洵这几年过得不快,与科举不第有很大的关系。程氏这么说,也是为了敲打一下苏轼,不希望他也变得和他爹爹一样。<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种田文 甜宠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