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1 / 2)

  “说吧。”少年窃笑的声音从头顶传来,小姑娘回过味来,努力抬头,瞪他一眼,“哧溜”掉下去,拍了拍屁股,坐在走廊上,背着他不说话。苏轼放下手里的书,跑到走廊上,王浮坐在那里,身边放着她的小黄鸡书包。

  苏轼在她身边盘腿坐下,不说话,他已经知道错了。

  “拿着,”王浮拿出一只被帕子裹着的滚烫的鸡蛋,“在淤青的地方不停滚动,可以好受很多。”

  苏轼接过去,被烫得“嘶”了一声,却不敢抱怨,自己拿着在伤口上滚。

  “我回去了。”王浮把书袋里的漆盒拿出来,塞到他怀里,站起来要走。

  苏轼一着急,扯住她的袖角,结结巴巴地说“抱……抱……歉。”眼睛却不敢看她。

  王浮突然“咯咯咯”笑了起来,“苏哥哥,我没生气,我逗你的。”

  苏轼尴尬地放开她的袖角,目送她走出学堂的大门,像一只翩跹的蝴蝶一样,隐入人群。他把怀里的漆盒打开,里头是各式各样的小点心。

  王浮回到家,赵氏和三娘正带着胡四娘准备道歉的礼物,被打的孩子很多,她们不得不做了一大堆的糕点,陈三去药铺买了治跌打损伤的膏药,王方在打包,一家人忙了半个下午,终于把东西准备好了。王方和赵氏带着陈三一家家地跑,王浮和三娘在家照顾赵秀才,倒是打了人的王瑾最轻松,还在学堂里读书。

  “啊切!”王瑾摸了摸鼻子,看向旁边的苏轼,他正拿着一个水煮鸡蛋,慢条斯理地剥蛋壳。

  “你哪里来的煮鸡蛋?”

  苏轼神秘一笑,不回他,自顾自地把书桌里的漆盒拿出来,王瑾一看那个漆盒,觉得有点眼熟,等苏轼打开了盒子,他看见里面熟悉的各色糕点,顿时拍案而起,咬牙切齿地说“王十娘!”

  傍晚苏轼回家,把留了一半的糕点给苏辙一边走一边吃,等他们回到家,程氏已经拿着戒尺站在正堂等他了。

  这几日因着八娘出水痘,程氏便没时间管教两个儿子,也是她熟知苏轼苏辙的个性,知道他们不会闯出大祸来,才如此放心。没想到八娘的身体才好了些,下午就接到王家送来的致歉礼,赵氏拉着她的手不住地道歉,说自家儿子不懂事,把她家苏轼带去打架,还打伤了脸。

  她心中生了苏轼的气,面上却不敢显露,仍旧一副温婉端庄的样子,接客送客,礼节上不敢有一丝疏漏。苏轼还没回来,她便拿了苏洵平日里教训儿子的戒尺守在了正堂里。

  苏轼一迈进大门,守门的李伯就已经对他使了眼色,聪明如他,自然立刻就心领神会,只是程氏教子从不会动手,最多是训斥几句,他就没想到他娘这次是真的动怒了。

  “跪下!”

  苏轼一撩衣裳下摆,端端正正地跪在了堂前。爹爹行前就告诉过他,不许他惹事生非,让体弱多病的程氏操心,这次是他太冲动了。

  “你可知错?”

  “儿子知道错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