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38(1 / 2)

  王浮知道为什么这时候的猪肉腥气那么重,以至于苏东坡要用那么多水熬煮半天才能吃,虽然有品种上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因为小猪没骟,所以不论怎么做都难以消除猪肉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腥气,人们不喜欢吃也是理所当然的。王浮想着,做成猪肉脯应该会好些,以后她可能会涉足餐饮,到时候从源头控制好食材质量,说不定猪肉还能像前世那样成为最大众化的肉类。

  王浮跑去问赵氏,请她明天早上带些猪瘦肉回来,赵氏睨她一眼,继续绣花:“猪肉腥气重,你买来要做什么?”

  “做吃的呀。”

  “怎么做?做了谁吃?”

  “哎呀,阿娘您就别问了,等我做好了您就知道了。”

  赵氏把她伸到绣绷上的小脑袋扒开,叹了口气:“虽然也花不了几个钱,但你要知道,掌家管事不易,家里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这次为着安置你外祖父,你爹爹已经从公中支了不少钱了,虽然你祖父祖母没说什么,但总归不是我自己的嫁妆银子,我用着于心不安,还是节省一些好。”

  王浮定定地看着赵氏,她愁眉不展,显然已经为了这事郁结许久了,她略微想了一下,就开口道:“阿娘,您的嫁妆还有多少?”

  也许是她的表情太严肃,赵氏下意识回答道:“还有五十亩中等良田,长乐坊那边有一间绸缎铺子,一间竹器铺子,这些都是留给你们姐妹俩的,到时候公中也会出一部分,加上阿娘给你们攒的首饰,陪送一些书籍,也还算体面。”

  “您经营了这么多年,嫁妆出息就这么多吗?您有没有想过,就算您掌家理事的手段再高明,田庄就是田庄,每年的出产也就那么点,天灾人祸多,税赋又重,能到手的十不存一。时下人们都喜欢置办田产,认为田地出息稳定,只有手里有田地,就不至于无路可走,但您可曾看到,灾年荒年还有战乱的时候,田地有什么用,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也不能像银两那样随时可以变现应急,多少农民就是饿死在了自己的田地上!阿娘,朝廷风向早就变了,对比前朝,商人子弟亦可读书做官,这难道不就是鼓励百姓从商吗?范公《四民诗》中都说过‘吾商则何罪,君子耻为邻’,从商有何不可呢?”

  “可阿娘是内宅女人,若是从商,需得时时在外行走,你祖父祖母怎么可能允许?我最多看看账本,可是无人打理,如何做得了生意?

  再说了,从商哪有你说得那么简单。”

  “阿娘,我再问您一句——您田庄上的出息除了用来购买田地,剩下的是不是都用在了爹爹和我们身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