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22(1 / 2)

  这一幕给了他极大的震动。以他的聪明,再联系白天发生的事情,很容易就想明白了赵家发生了何事。这位赵家爷爷,经常逗他背诗,去年还送给他一本自己珍藏的书帖,那时他的精神就不是很好,没想到时隔半年再见,他就病入膏肓,变成了这副样子。

  更让他动容的,是赵家爷爷的取舍,他舍弃了负有名正言顺赡养责任的儿子,选择了已经出嫁并且多年不曾回门,连左邻右舍都从不知晓的女儿,到底是怎样的对待,才能让他做出这样决绝的选择?

  苏轼拉着弟弟,在门口站了很久,直到王家院子带着租房的契约回来,把王家的牛车驾走。王家一家六口没有坐车,而是选择了走路,他们手牵着手,从一片议论声中走过,没有回头。

  “兄长,怎么了?”苏辙问。

  “没什么。”苏轼答。

  晚上吃饭的时候苏轼一直漫不经心,连他平日最喜欢吃的烧羊尾都很少动筷子。程氏也觉得好奇,等吃过饭,就把他叫住,问他怎么回事。

  苏轼把白天看到的一切都告诉了程氏,还说出了他的推断——赵家爷爷不会再回隔壁赵家了。程氏问他为什么,他说:“我看到赵家爷爷的手指指着车帘子,是他吩咐他的女儿这么做的。他已经对赵伯父完全失望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程氏便叹道:“‘见微知著’倒是这个道理,赵家秀才公对你很不错,去年还送了你一本字帖,是吗?”

  “嗯,但不是我的风格,我收起来了,并没有练。”

  “正是如此,赵家秀才公送你字帖的时候并没有想着强迫你临摹这种字体,那你也要知道,这是他自己的选择,任何人都无权干涉。”

  “可是,阿娘,我心里有点难受。”

  “若有缘,终有一日,仍能再会。明日我会让李伯出去打听打听,看看王家人租住了哪里的院子,有没有什么我们能帮得上忙的。”

  “多谢阿娘。”

  虽然程氏已经安慰过苏轼了,但他并不是那种随便哄哄就能开心起来的孩子。他只有九岁,但他懂得许多大人们都想不明白的道理——像赵家爷爷那样的情况,多半是瘫痪了,需要有人照顾,赵伯父不想照顾他,想让他自生自灭,可是赵爷爷也不可能跟着他出嫁的女儿走,那他将来该怎么活下去呢?朝廷重视孝道,严刑酷法以惩不孝之人,可是这样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像眉山这样民风开化的地方,都有赵爷爷这样被不孝子女抛弃的老人,那穷乡僻壤的地方更不用说了,到底有没有一种制度能够完全杜绝这种行为呢?

  苏轼仔细想了想,没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