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十六章33(1 / 2)

  在李家人因为震惊短暂说不出话的时候,一直沉默的张二爷抱住了头,他痛苦的声音证明,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迫不得已。

  “家里鸡一群一群地死,眼见着剩下的都活不了了,那可是一家人两年的辛苦!没了这些鸡,我们甚至还要给城里的食铺赔钱!”

  张二爷哑声道:“好不容易寻到了愿意收我们孙孙的夫子,到了明年谁知道又有什么变故?”

  “我们家哪还有钱?现在别说拜夫子,要是这些鸡死完了,家里几年都缓不过来,只能就那么吊着一口气!”

  张二爷话语中的悲苦之意叫现场众人都变得沉默,二婶别过头去,这次什么都没说,只脸颊又一次被泪水浸湿。

  这也是农户人家为什么不大规模养殖的原因之一,猪虽是农人平民会吃的肉,但哪怕将猪养在茅厕下边,还是要想方设法给猪找食叫它们长肉。

  养鸡虽然没有养猪花费那么大,但一旦大规模养起鸡,就得担心这些鸡的健康。

  像是张二爷家里这样的,一只鸡生病时候没发现,最后所有鸡都生了病,等鸡死完了将所有家底赔上去的例子屡见不鲜。

  农家哪有什么抗风险能力,万一选错了路,可就不止一家人饿肚子这么简单的事情了。

  所以还不如老老实实种地,哪怕种地也是看着老天爷的脸色吃饭,但总归比养殖保险得多。

  就李福这样,靠着自己想办法出去行商,最后赚了钱荣归故里的,十里八乡也就他一个罢了。

  这也是为什么今天张二爷和二婶会去找了张大郎,求他将他们带来找李福的原因。

  李福是他们村里最有见识的人,虽说是小辈,但单论起村里能给他们出主意的人,也就李福一个了。

  二婶只算李福的远房亲戚,但张二爷可和张大郎关系近着呢。

  李福也跟着沉默一瞬,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示意张二爷继续说。

  张二爷语气中也有后悔之意:“那些外乡人不知从哪里打听到了我们家的消息,有天我又去城里找食铺东家,想恳请他将契书上的赔偿降一点,他们就在路上将我拦住,说是他们有法子救家里的病鸡。”

  “我见他们说得信誓旦旦,又说什么‘狐母在上保佑’之类的话,心里想狐狸爱吃鸡,他们说不定真有什么养鸡秘法,鬼迷心窍就进了那‘狐神教’!”

  李福了然,和震惊的张大郎对视一眼。

  果然是狐神教!

  近两年朝廷大力打击周边教派,现在除了正规庙宇,长安可见不到什么奇怪教派。

  也就狐神教刚来,行事谨慎,还没被朝廷发现罢了!

  也是因为朝廷重视打击各种教派,周边百姓心中都留下一个印象,和邪/教沾边是要一家人都被关进大牢里审讯惩罚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