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Lion 174(2 / 2)

  林诺惊喜得喃喃自语,人形机器人选了交响乐版《梁祝》来绘制画卷。

  不同于《第二圆舞曲》的大气豪奢,《梁祝》专注于情感的细腻幽微,爱到深处缠绵之至的生死相依。

  曲律美好柔软得似水,简简单单几个音符就能把人投入到一往情深的序幕,而抗婚悲怆时如裂帛刚断。

  极其细腻柔软,也极其刚烈果决,情感过渡的段落却如行云流水般顺畅。

  这首非常考验乐队的曲目,人形机器人以钢铁之躯,以智慧之脑,以深入多年学习的感性之情,很投入地演奏了出来。

  *

  随着温婉优雅的音律挥洒在夜风里、潮润的空气里,大荧幕缓缓展开巨幅长卷,如同连环画般绘写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

  画卷仿古从右端开启,第一段草桥结拜,祝英台女扮男装,去杭州尼山书院求学,路上偶遇梁山伯,两人同在草桥亭避雨。

  绵绵细雨的画面,缓缓勾勒出依依杨柳,点点涟漪的河面,以及草桥亭下一簇一簇的报春花,两只蝴蝶躲在花瓣下面。

  苍翠欲滴的青草,姹紫嫣红的繁花,烘托出生机盎然的春色。

  明明暗沉阴冷的天气,以草桥亭为中心却突破画面的明媚亮丽。

  荧幕镜头移动,适时地聚焦在人物身上,放大出细节,梁山伯朗目疏眉,祝英台亭亭玉立,褒衣博带衣袂当风,正所谓魏晋风度。

  两位翩翩“少年郎”一见如故,义结金兰,飘进亭子里的雨丝如袅袅薄烟,见证了他们一生的姻缘。

  第二段同窗三载,梁祝两人临窗而坐,身上都穿着儒生服,游丝描的线条越发精细,飘逸的衣饰与后代儒生的印象决然不同。

  梁山伯手捧着书简凝神读书,神情非常之肃穆;祝英台微微扯着好友,另只手偷偷地指向窗外,似乎在邀请他欣赏外面的夏日景色。

  画面近景部分,并蒂莲开满水池,两只彩色鸳鸯缠缠绵绵地依偎,脚蹼荡起一圈圈涟漪。

  ……寓意可谓非常地直白。

  第三段十八相送,祝英台返归故里,梁山伯不舍好友,送了一程又一程。可惜在好友的多番暗示下,呆头鹅始终不解风情。

  画中人物表情越来越生动,梁山伯憨厚笃诚,祝英台满脸无奈、又好气又好笑,手拿着一枝红叶拍打着他的后背。

  此段背景换成了秋季,山野红枫烂漫,绵绵延延如燃烧的海洋,热烈得能烧透霜秋,却也清冷得能吞噬一切。

  第四段楼台相会,小提琴和大提琴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时分时合互诉衷肠,缠绵的音色铺染出两位年轻人相思难尽的悲情。

  荧幕上楼台高阁蒙上雪霜,庭前花木枯枝交错构成中线,寒雪凝在红梅上,仿佛染血的桃花,没有丝毫的暖意。

  高阁左侧英台父母面目肃穆,一副封建家长模样,容不得儿女私情。

  楼台右侧梁祝执手相看泪眼,心知情深难敌缘浅,私自约定生死相随。

  第五段坟前化蝶,荼蘼花季梁山伯病逝,祝英台婚嫁途中绕道坟前,泣血祭奠追随恋人而去。

  荧幕上展映出最具悲剧美的一幕,凤冠霞帔遗弃在泥土里,快要合拢的坟墓缝隙万只蝴蝶泉涌而出,震撼了在场所有人,随行丫鬟和轿夫或哀恸或不知所措神情各异。

  坟前墓碑上篆刻着梁山伯的名字,以及用血字写就的“妻祝英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