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任免州吏郡守,治理徐州第一步29(1 / 2)

入主徐州后,第一件要紧事就是重定州治和人事任命。

郯城是陶谦旧都,城虽大但位于东海郡,地处偏北离我们未来的头号大敌袁术较远,不利于对徐州南部的控制和防御。

更重要的是郯城军备防务都由陶谦旧部丹阳兵负责。

“丹阳军的许多人是我们所杀,头号人物曹豹又对我们颇为冷淡,倘若还以郯县为治所,恐怕会有祸患。”我劝说到。

刘备也深以为然,在除掉笮融后他就急令张飞和田豫带所部兵马,先行往南到下邳国,修缮下邳城防和府衙,将其定位新治所,移官署和军营到下邳。

新牧新治所,这不失为一个好决策。

第二是人事任命。历史上刘备领徐州后就是因为人事安排失当,广陵太守赵昱不习军备,遭笮融劫掠全家被杀,广陵空虚后被袁术入侵。

之后刘备亲自带兵去对抗袁术,却没想到后方曹豹和张飞火并,丹阳军叛乱迎吕布入城,最终丢了徐州。

历史的教训惨痛,因此在人事任命上决不可马虎。我与刘备商量了一夜后,大致的规划已经有了。

到下邳的第二日清晨,诸州郡官和将领入新府议事。刘备坐在堂中椅上,别驾从事糜竺在旁侍立,他为众官之长,又有拥立大功,地位最为尊崇。

在糜竺身后两侧是许多州吏,都捧着官印和虎符。堂下众官将领分两班站立,文官站右,武将在左。

对陶谦的旧部,丹阳武人集团原有五将。都尉张闿因贪图财货袭杀曹操父亲曹嵩,引发祸端畏罪逃奔了袁术。佛教徒笮融在郯被杀,麾下万人都被我们用金钱收归。

还剩曹豹、臧霸和孙观,这三人是丹阳兵的核心。

曹豹仍然统领着两万军队,这些人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兵。更要紧的是他的军队负责郯地防卫,我们也调动不了。

刘备拜曹豹为东海中郎将,屯兵襄贲。又让曹豹负责东海国漕运,相当于将一国的粮税都交给他了。

曹豹对此还算满意。

臧霸孙观兄弟二人对琅琊国早就是垂涎欲滴。田豫就是利用他俩贪财和对琅琊的欲望,许下承诺使此二人倒戈杀了笮融。

这兄弟二人素有勇武之名,单说臧霸,十八岁时就敢带人去劫法场救父,还在混战中杀死太守,有孝烈之勇名,是个不简单的人物。

而且二人手下各有兵上万且深得士兵爱戴。我说与刘备知道这些,赏他俩拥戴有功,让臧霸领琅琊国相,孙观为都尉辅之,使其屯兵于开阳,防备北方。

虽说就算我们不封二人也实际占有着琅琊,但毕竟凡事讲个名正言顺,有红头文件的任命还是很不一样的。

“此去琅琊,当勤政爱民,恢复生产。”我提醒到。孙观连声称喏。

“你二人武勇我也知道,一国守备当然没有问题。但是。”

“曹豹不可不防。”我话锋一转,低声说到。孙观一时语塞,很是不解地望着臧霸。

“我知道了。”臧霸还是平日里那个样子,连回话都是冷冰冰的,惜字如金。

处理好了武人集团,就还剩一件事了。

徐州的陈氏和糜氏家族历来都是坚定地站在我们这边,陈登糜竺等又在拥立中立有大功,对这些人也必须得有一个妥善交代。

对陈家的安排首当其冲。刘备让陈珪继续担任沛相,陈家子弟都在沛国中担任要职。

这是徐州的西大门,此地民风彪悍,也是陈家的根据地,非陈珪不能搞定。

广陵郡是南大门,从面积上看广陵是徐州地盘最大的郡,领广陵、江都、高邮、平安四县。但根据陶谦在时的户籍统计,仅有人口四十一万,可以说是地广民稀。看来赵昱任上治理的是一塌糊涂。

广陵郡直面袁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非一名望高且实力强的人不能守。而赵昱胆小怯弱,军略不足,又在丹阳军之乱中率先投降,为刘备所不喜。

关键的是,他是陶谦的人。

于是我劝刘备以投降之事为由免去了赵昱太守职务,让陈登领广陵太守。这肯定会触怒赵家,但陈登家族在徐州根基也极深,广陵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去处理好了。

拉一派打一派,这是我们到徐州的基本方略。

这一安排正中陈登心意,他立刻拜谢刘备,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也不奇怪,陈登在徐州做了快五年的典农校尉了,一直负责钱粮运输等杂事,颇为无聊且权位平平。他父亲陈珪也很希望自己的这个儿子能为一方郡守,也算是顺了他们陈家的一个心愿。

接下来是徐州的核心下邳国,作为新州府所在人口约有六十万。原下邳相笮融已死,该地旧有的势力都在陶谦死后遭到严重打击,因此我们很顺利的就接收了下邳一国,以下邳城为核心进行统治。

下邳地处交通便利,现在又是行政中心,必须要一个能力过硬又信得过的人来治理,刘备问我意见。我思来想去,心中浮现出一个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