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博陵崔氏1907(1 / 2)

   至此之后,崔显之父再无消息,不知生死。

   即使耶律贤哥没杀他,以他的年纪也不太可能能活到现在了。

   萧氏在要回了崔显之父以后,与南院大王又开始了一场朝堂上的明争暗斗。

   频繁的内斗使得契丹再无力南征,契丹与齐国之间虽然没有签下和平协议,但战事也慢慢地平息了下去。

   契丹与齐国之间默契的和平现在已保持了近二十年了。

   崔显当时是看透了齐君的方方面面,即使契丹没再来找崔家全族人的麻烦,即使是崔显之父给崔显留下了一份“安定的遗产”,但崔显知道,哪天齐君若是不高兴了,自己的下场未必会比自己的父亲好到哪里去。

   在齐国居住了几年之后,崔显以家长的身份与众族人合议了一下,然后他便向齐君提出辞呈,要举族迁往汉国去。

   崔显带着族人去汉国是没有通知汉国朝廷的。

   但当时汉国太祖皇帝刘炯却是亲自在长安城外相迎,这让崔显受宠若惊。

   虽然汉国太祖皇帝没直接给崔显官位,但却是送了许多住宅、金银等物。

   崔氏一族是带着财富来的,不缺钱花,但这还是让崔显很感动。

   其实太祖皇帝刘炯并不喜欢世家,他在位的那些年也是在积极打压汉国的世家的。

   陇南赵家就是太祖皇帝给打压下去的。

   刘炯之所以会出城迎接崔显,是当时的韦阁老的提议,是他坚持让刘炯这么做。

   当时周室崩溃不久,称王称帝者多如牛毛,在相互攻伐之下,最后就只剩下了现在的这几个大国。

   在这样的局势下,人才的重要性便马上体现了出来了。

   乱世之中,草莽是比较容易出头的。

   凭借着勇悍,一次次地在战场上活下来,极有可能就成为一代名将。

   但政才、谋士、教育家甚至是辨才,那可不是可以从底层平民里可以选拔出来的。

   财富的分配决定了教育资源的分配,而教育资源的分配又决定了行政人才的优胜劣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