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苍天有眼1746(1 / 1)

  ,以仁御极,德而举众,决算深衷,断表于情。制奢侈而启人道,贯淳朴而承天佑。而诸他国以利相争,驱民为奴,触怒神天,以至黄河泛堤,奔取河南、山东。至其百姓沸怨而逃,奔迁大汉。秦王铭素有侠王之义,资商洛之困,补长寒之贫,朕望以再施德行于民,费以德进。钦此。”

   于沧楚与易光、何常可不一样。

   易光何常是大老粗,但于沧楚却不是。

   于沧楚自小是读过书的,他不仅识得字,更是研读过几天的经典。

   虽然于沧楚不像征东将军孟赞那样是名儒将,但也算是有些文人气息。

   只不过这样的气息在于沧楚这样的武将身上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姚瑞甫是不会嘲笑于沧楚这种神态姿质的。

   一来是因为口谕里的内容十分严肃,不是一件值得笑的事情。

   二来姚瑞甫得给于沧楚面子,要是在他面前笑出声来,怕是会失礼于人前。

   但让姚瑞甫想不通的是,为什么会是这样一名将军来传旨?

   怎么说也得换个读书人出身的中书省吏员或是翰林院的什么人过来宣旨才是呀。

   姚瑞甫心里想着事,嘴里却是念道:“属臣代秦王领旨谢恩,再恭拜皇上,万寿圣安!”

   于沧楚将那口谕往前一递,姚瑞甫双手一捧,这才接了过来。

   姚瑞甫这一边刚起来,那一边举子们便有些失望了。

   他们原以为这道口谕里的内容是皇帝让刘永铭向举子们认错、安抚书生们的,却不想是因为黄河溃坝,皇帝向刘永铭逼捐来了。

   于沧楚见得姚瑞甫起身,又向前一步。

   他在姚瑞甫身边说道:“姚长史,口谕里还夹有一道书信,是六爷留给姚长史的。”

   姚瑞甫一听,连忙打开口谕,里面果然夹着一份信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