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咸有一德236(1 / 2)

  多有疑惑呀?怎么?不相信我就是诣岭?不相信传说中的诣岭先生年纪这么小?”

   众人的确有这等顾虑。

   王珂珺又道:“即是如此我当验明证身!陆礼部找我来就是为了讲解尚书来的,我且为你们讲解一段出来,且不就行了么?众位放心,我要讲篇目即不是古文尚书里的,亦不是今文尚书里的。乃是前秦尚书里的!”

   众学子一阵哗然了起来。

   王珂珺得意得笑了一声,又说道:“刚刚说到要给你们讲一讲尚书经义的,但现在看你们的样子好似连尚书都没有读全!那这样,我先给你们背诵那么几段,你们且听且记,记不住可怪不得我了!”

   墙边的刘永铭眉头一皱,也认真得听了起来。

   只见得王珂珺清了清嗓子,诵读了起来:“王监桀迹,闻前文人之恭明德。王若曰:厚父!我闻禹川,乃降之民,建夏邦。启惟後……”

   刘永铭在墙边一听,顿时心中感到了些许惊奇。

   王珂珺正在背诵的正是自己写给陆预那本尚书里的“厚父”一篇。

   刘永铭之所以会这么确定是因为,“王监桀迹”前面其实还有字,因为出土的文物有所损坏,就只认出了这几个字,所才只写了这几个字。

   而且“我闻禹”和“ 川”的中间其实还有十几个字,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缺省了。

   刘永铭在写那部尚书的时候,就没有注释,直接并在一起写了。

   而王珂珺背的正是自己只写的那些内容。

   这篇是清华书简里的,并不存在于古文尚书或是今文尚书之中。

   刘永铭能想得到,这定是因为王珂珺与陆琳琅认识,她从陆琳琅那里借到了刘永铭写的那本尚书来看。

   让刘永铭惊奇的是王珂珺居然能背诵得一字不差!

   刘永铭摇了摇头心中想道:“当初我背这一段可是背了整两天呢!”

   那王珂珺洋洋洒洒得背出了全篇的内容,惊得那些学子们是目瞪口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