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治理之法116(1 / 2)

等到贾北离去,寇封唤来雷森,“阿森,你也离家征战有些时日了,先回家看看吧。顺便帮我去问问他们在武陵待得如何。”

雷家一开始被安置在公安,后来由于刘备开始进攻江陵,公安成了前线军事重镇,出于安全考虑,又由雷续的长子雷鹏做主将族人搬迁至武陵治所临沅南边的沅南。

沅南、临沅、汉寿三个县沿着沅水一字排开,算是武陵郡开发度最高的地方。

想到来之前诸葛亮还特意叮嘱他,让他留心雷家的情况,雷家人是通过他这个中介人才来到武陵的,对于寇封应该有一定的信任,在如今两眼一抹黑的情况下,还是需要引入外部力量来帮助自己,雷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把刘顺叫来。”作为寇封军中的计吏,后勤这方面的工作他一直做得井井有条,这次也是将他带来,准备让他出任上计掾,好好整理一下武陵这些年的徭役,税收等数字相关工作。

正在帮忙一起打扫房子的刘顺从内屋走出来。“府君,您叫我?”

“你在久在长沙,武陵与长沙距离又这么近,你有没有听过武陵郡的一些事迹?”寇封问道。

长沙,武陵本就是相邻的两个郡,寇封的舅舅刘泌其家族在长沙就是大族,刘顺作为族中能外出任事之人,对豪强大族的一些事情倒是有所耳闻,他自是明白寇封问的是什么事情。

“府君,武陵郡以汉寿潘家,临沅廖家两家为执牛耳者,他们族中优秀子弟皆在州中任职,其后便是聂家,张家,黄家皆为本地豪强,其族中子弟多在本地任职。”

“潘家?可是潘濬潘承明?”寇封问道。

“是也。”

“那廖家则是廖立,廖公渊的家族?”寇封再问道。

“廖氏族长为廖公的父亲。”刘顺回答道。

潘濬成名已久,师从大儒宋忠在整个荆州颇有名望,而廖立则为荆州年轻一代俊杰,还未满三十岁,便已被刘备招入府中,其在荆州名声甚至足以与庞统相提并论。

原本还想在本地世族中找些突破口,可刘顺说的两个人,他都不太熟悉,他摸着下巴自言自语道:“潘承明为人刚正,嫉恶如仇,不太好接近,廖公渊则为人高傲,恃才傲物看不起人。找他们帮忙看来有些困难。”

刘顺见寇封有些犯难,眼珠一转,俯身提议:“府君何必舍近求远呢?”

“此话何意?”寇封惊讶地看着刘顺。

“我虽见识不多,但也知晓一些治理地方的规则,以长沙为例,郡守到任后必先拜访郡内世家大族,争取他们的支持,方能施展才能,不然哪怕是丰年,也有可能连一斗一石的粮食都收不到,最后落个无能的评价,黯然离职。

若是遇到些不愿管事的府君,也可将郡中事务交给本地豪强,还能获得一个知人善用,爱护百姓的仁德之名。”刘顺回忆着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