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不信谣不传谣111(1 / 2)

相比北面城墙上寇封面对赵俨的一波接一波攻击,南面的防守更加令人窒息。

南面没有修建城墙,看起来就如同普通的营寨无二样。

这一次曹仁没有选择夜袭,而是堂而皇之地带着一万多守军出城突围,城内还留了五千士卒替他阻挡身后的追兵。

曹仁军的先锋由其部将高迁带领,快速向文聘所在的大营移动,未曾想在距离大营营寨还有两、三百步的距离,距离营寨前那密密麻麻的鹿角还有上百步的距离时候,高迁所这支千人先锋突然一头栽入了陷阱之中。

这个陷阱乃是一个月前寇封挖掘的,当时或许痕迹还比较明显,经过接近一个月的风吹雨打和落叶覆盖,要不是提前知道,怕是寇封自己都发现不了,更何况完全没有准备的曹军。

所谓陷阱就是一道拦在大营前面,高低不平的壕沟,同时在壕沟之中还散落着削尖的木棒。

这些壕沟的宽度同样接近一丈,不过没有接入汉水,想要跳是跳不过去的,坡度不同的斜坡也是难以控制下落的速度……

好在寇封当时也没有太多精力放在壕沟之中,在其中所插的木制并不多,千余曹军也只是死伤近半,高迁属于其中的幸运儿,滚落到壕沟之中,毫发无伤。

看着周围横七竖八的尸体,高迁浑身汗如雨下,休息片刻后鼓起勇气开始向上爬,可他万万没想到,这壕沟不仅宽,还深,由于此地土质的问题,壕沟的内壁被夯实的光滑无比,他爬到一半整个人就溜了下去,再爬再滑,在试了无数次后终于放弃了,坐在壕沟的底部大口喘息。

实际上当时挖坑的寇封士卒也是利用梯子才爬上来的。

“高迁!你没事吧。”曹仁的本部兵马在一个时辰后终于赶到,他站在壕沟的边缘找到了坐在地上的高迁。

高迁听到曹仁的声音,知道救兵来了,立即起身对曹仁挥手道:“将军,我没事,下面有陷阱,您别下来。”

曹仁蹙眉看着壕沟内同伴的尸体,长史陈矫在旁提醒道:“将军,壕沟内设置有尖锐物体,士卒滑下去极易中招,千万不可轻举妄动。”

“那如何是好?我们与赵伯然约定了今日,要是不能从此处通过,接下来怕是只会更加困难。”曹仁的语气有些凝重,

“下令全军做些简易云梯吧。”陈矫也只能想出这个办法。

此时文聘部的士卒纷纷从营寨中出来,绕过鹿角,对壕沟内的曹军放箭,剩余的五百余人经过两轮箭雨又死伤过半,唯独高迁依旧毫发无伤。

简易的云梯并不难做,两根粗木棒之间插着十余支短棍便能做好一个,高迁也终于从壕沟中得救,可接下来他们还要面对无数重拒鹿角。

密密麻麻的鹿角,需要他们徒手拔除,而此时,却因为逼近营寨百步而已经到了文聘军弓弩手的打击范围之中了。

营寨之中,文聘军毫不保留地用箭矢进行密集抛射,落在活动不便的曹仁所部阵之中……尽管他们有着盾牌地保护,但大量士卒需要需要搬除鹿角,对于头顶矢雨很难有效躲避,许多人径直被钉死在鹿角之上,有人试图放弃搬除鹿角,转身逃窜却又被曹仁的亲卫队所斩,这此战役对于每一个曹军来说,都是一场有进无退的战争。

江北大营,刘备的中军营帐内聚集了此战最重要的几个高层——刘备,徐庶,殷观,潘濬等等

众人一个个眉头紧锁,却又一言不发,帐内的气氛压抑至极,年轻的魏延率先沉不住气:“主公,徐中郎将,要么让我再带三千士卒去支援寇将军吧,或者是攻击曹仁部也行,文聘上次在如此有利的情况下都没拦住曹仁,更何况这次他还是带伤在身,我实在不放心。”

其他人是老成持重,有担心却又不说出来,而年轻的魏延得到刘备的看重,正希望有机会可以拼杀,因此主动提出想要参战。

“我还是那句话,我不负人,人必不负我,对于文仲业和守之两个人我绝对相信,既然交给了他们,那就要相信他们。”刘备的脸上看不出喜怒,语气平静。

“若是拿此事来衡量对两位将军的信任,我以为主公的话有些重了,战场的形势不是信任二字便能决定的,我觉得文长的担心有他的道理,反正江陵城就在那,又不会跑,不如让文长去看看又有何妨呢。”说话之人乃是殷观,他现在俨然一副荆州士人代表的样子,他的话刘备倒是十分重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