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战前101(1 / 2)

扬州战事结束后的一个月,建安十四年三月中下旬至四月中旬,整个荆州的局势都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平静,刘备军与曹军彼此纠缠在一起,却又没有再发生一场战斗,甚至连原先散布在汉江平原的曹军斥候全部消失不见,当阳,江陵,乃至荆北的襄樊都城门紧闭,高挂免战牌,唯一不同的便是有数不清的木屑顺着汉水流下来。

而刘备军也似乎有默契的一般不对各个城池发动攻击,除去一直在进行中的挖壕筑城工程,还给全军士卒发放了大量的财货,让他们分批回家,帮家中干些农活,给家中父母妻儿添置身新衣,享受一下家庭的温暖。

刘备也在此期间召开了一次紧急的军事会议,特地将诸葛亮也召了回来,由此可见他对这场会议的重视,所有荆州的高层需要对接下来拦截曹仁的行动有个统一的认知,全军上下到底要为此做到什么地步,是拼尽全力将曹仁拦下,还是适可而止保存自己的实力。

这项讨论由徐庶率先发表意见,毕竟整场战役就是他一手策划的,他的想法至关重要

“我以为整体的战略规划是要随着战争态势的发展而做出相应的调整,由目前的情报可知,曹操正在荆北地区征发民夫,准备集结重兵,誓要救出曹子孝,因此拿下江陵已经不适合再作为我们的此次作战的最终目标,应当调整为我们整个荆州攻略的起点。”

徐庶用最平静的语气说出最强势的话,令在场的诸人无不侧目,长期的文职工作也令许多人忘记了他曾是一名仗剑江湖的侠客。

“我们每在江陵消耗一名曹军士卒,那襄阳,樊城就会减少一名守军,要是我们能在此处全歼曹军,那襄阳,樊城,乃至南阳都将会是我们的囊中之物,曹操就算家底再丰厚,也经不起一年之内三次失败,相比这对他在北方统治的威信也是个极大的打击,届时关中的马超,韩遂说不准也会借机发难。”

汉水能提供的便利,到樊城也就结束了,若是再要往进攻就要进入南阳盆地,在南阳除去要面对坚固的城池,更要面对北方精锐骑兵,其难度之大是难以估量的,所以徐庶提出在汉江平原消耗曹军士卒的提议吸引力是巨大的。

“我补充一点。”刘备突然开口道:“此次南下支援的似乎还有汝南的李通,目前正在汝南整理军备,暂时不清楚他的进攻方向,极有可能出义阳三关进攻安陆,袭扰我们的东侧以此分散我们的兵力,我已请侄儿刘琦派兵一万驻守安陆,以防万一。”

寇封好奇地问道:“琦公子是派文聘去驻守吗?”

刘备微微颔首:“是的,我知道诸君在担心什么,不过琦儿身体虚弱,不宜直接参与战事,夏口也并无其他大将,既已接受文仲业的投降,我们就应该相信他。”

见刘备替文聘担保,原本心存疑虑的众将也打消了顾虑,同时也让黄忠这类先跟从刘表,后随大流投降曹操,再投效刘备的将领再次感受到刘备的人格魅力。

“根据我对曹孟德的了解,他对麾下外姓将领的忠诚度并不信任,大军出征基本上都是亲自统兵,而留守后方,或者镇守前线的几乎都出自夏侯氏,曹氏。

其中诸将之中以曹仁的能力最强,想必在近半年的江陵攻防战中大家都有所感受,只要我们除掉了曹仁,今后面对的就将会是夏侯渊、夏侯惇这种水平的对手。故此我认为此次机会难得,应当要奋力一搏。”开口的乃是关羽,其他人对曹操内部势力的了解大多来自文字,而他则是亲身感受,话语显然更具说服力。

“确实如云长所说,扬州一役张文远及张郃的统兵能力都在夏侯渊之上,曹操还是命夏侯渊为帅,最后让原本的大胜变成了两败俱伤,错失了收复淮南的好机会。”诸葛亮在临蒸也并非只管民政,对于扬州的战事也通过其私人渠道多有了解。

这也就是刘备和曹操的区别,没有强大宗族支持的刘备能给予投靠他的将领更大的信任,也让他们更具归属感。

“既然大家都觉得接下来的战事如此重要,为何曹操这次不亲自前来指挥,而是派了赵俨为都督护军,监领诸将。”张飞按耐不住心中的疑惑,大声问道。

徐庶轻笑道:“或许在曹孟德看来,这不过是此解救曹仁的行动,并非与我们开战,犯不着自己来,又或许他在开战前会来呢。”

张飞闻言爽朗的大笑:“元直说得对,管他来不来,要是曹操敢来,连他一起留下!”

张飞的豪气也感染了众将,帐内响起一阵阵爽朗的笑声

“军事,粮草方面可有问题?”刘备见众将意见一致,便不再讨论转而询问粮草后勤之事,自从接手了周瑜的江北大营,刘备这也打了近一个月的仗,接下来可能还要再对峙半年甚至更久。

诸葛亮拱手正色道:“主公放心,长沙,桂阳,零陵士绅豪强皆愿出力,其中零陵赖恭不仅号召乡人出粮,还组织人一起参与运粮,帮助甚多。”

“赖恭也是荆州名士,原本还以为他想隐居在零陵,等此战结束,我亲自延请他入府。”刘备现在突然有种天下归心的感觉,这是他前半生从未体会到的感觉。

“既然大家都有了奋力一搏的决心,那就请诸君按照之前的布置开始行动吧,也务必让自己的部曲们都清楚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一场什么样的战斗,胜败在此一举,备摆脱诸位了。”刘备起身做了最后的鼓舞。

关张黄赵等诸将个个摩拳擦掌,唯独寇封一人心事重重,拦截曹仁的作战规模已经超出他的想象,甚至大有比肩历史上曹操出兵救樊城里曹仁的感觉。

寇封偷偷拉住徐庶、诸葛亮的衣袖,示意他们留一下,等其他人走完,刘备见他们三个没走,面带疑惑的问道:“守之,你是还有话要说?”

寇封郑重其事地点点头,刘备见状又坐回席中,“上次与孙家联姻的建议,你出的非常好,这次又有什么好想法。”

徐庶原本还以为是诸葛亮改变了刘备联姻的想法,此刻才知道原来还有寇封的建议在,不由对寇封接下来要说的话,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寇封经常扮演“奇兵”的角色,提出意见的角度也颇为奇特,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我有一个不太吉利的看法,若有冒犯,还请主公,先生,元直多多包涵。“寇封的语气沉重。

诸葛亮笑着给寇封解围:“守之,今日这么认真,不太符合你平常的想象。有什么想法就说呗,此处又没外人。”

“我觉得方才议事之时,大家的身上似乎充斥着一股急功近利的感觉,太想毕其功于一役,好像曹操在谈笑间就能轻而易举的歼灭。这种感觉,我曾经在程普等江东将领身上感受到过,我从孙权那离开之时,他们都觉得曹军似乎言过其实,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吕布、袁术、袁绍都是废物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