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决不投降(下)(1 / 2)

周瑜见张昭一人留下,知道张昭定然还有话要和自己说,他将程普等将领好生劝走,自己走到张昭身边,恭敬地行了一礼道:“张公,可是有事要吩咐?”

对于谦逊有礼的周瑜,张昭还是很认同的,这些年接受托孤重任的两人一内一外相处得倒也颇为融洽。

张昭拍了拍身边的座位:“公瑾,老夫年迈最近这些天也没休息好,你坐下来和我说几句话可好?”

周瑜收敛之前激动的情绪,跪坐在张昭身边,像一个等候老师开口的学生。

张昭看着周瑜,年轻的朝气,敢打敢拼的胆气,心中生出一丝羡慕,开口道:“今日见到你方知自己已老,岁月催人老哪怕不服也不行,公瑾,我们共事多久了?”

张昭突然开始叙旧让周瑜为之一愣,他回忆了一会儿说道:“建安三年我自寿春回江东,已然十年有余。”

张昭摸了摸有些花白胡子,叹了口气道:“真快啊,都十年了,看着你和伯符开疆拓土,打下偌大的扬州,现在想想实属不易。”

周瑜看着感慨万千的张昭,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张公谦虚了,当年我和伯符也就现在仲谋这么大,年少气盛,做事冲动,也亏了您在一旁规劝,我们才没犯下大错,有了这六郡之地,只可惜伯符英年早逝。”

提到孙策,张昭神情有些暗淡,他低下头,眼眶有点泛红,“都怪我,我当年要是再强硬一些劝谏伯符,让他少些杀戮,少以身犯险,可能他就不会死了。”

张昭有些哽咽,继续说道,“多好的孩子,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他还未及冠,腹有韬略,胸怀大志,子纲起初还不看好他,谁曾想创下如此基业,若没有曹操将父仇迁怒于无辜百姓,我可能都没来江东。”

说起往事,年长的人总是很难控制住情绪,不禁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周瑜在旁也被感动,眼眶湿润。

过了片刻,张昭收拾好情绪说道:“伯符临终前将他家人托付给我们,这些年我一直尽心竭力,但这次面对曹操,我发现自己真的无能为力,投降是我能想到的保住伯符家人的唯一办法。”

周瑜看着真情流露的张昭,开口说道“张公,我和伯符一直以您为师,敬佩您的为人,没有人会认为您要投降曹操是为了贪图富贵,这一点仲谋也是知道的。

我昨日回来,老夫人也召见了我,询问我对此战是否有把握。

请您相信我,伯符的家人也是我的家人,我对他们的感情并不比您少,若真是胜算渺茫,我也不会去冒险的!”

说着他起身行了一个大礼:“我在前方决战之时,希望您能帮仲谋稳住后方,只要我们江东上下齐心,定然能战胜曹操。只要过了这关,从此孙家就会是那条跃过龙门的鲤鱼。”

张昭抬起头看着眼神真挚的周瑜,此刻他仿佛看到了当年在广陵请张纮指教的孙策。

他起身扶起周瑜,拍了拍周瑜的手背道:“我信你,柴桑有我,你放心去江夏吧,若你败了,老夫亲自提刀上阵,这次我也不跑了。”

当夜,周瑜再次来到孙权的府邸面见孙权,孙权坐于奏案前看着各郡的奏疏,计算着江东的家底,眉头紧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