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指点江山(2 / 2)

寇封以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说道:“我看那曹孟德也不过如此,要是我是他,我定率全部人马追杀义父,而不是派小股部队。”

“好!好!好!”刘备抚掌称赞道,现在他太需要寇封这样的人来鼓舞气势了,他败在曹操手上的次数实在太多,从徐州,到汝南,到现在,说没阴影那真是骗人的。

诸葛亮手持羽扇,指了指扬州,饶有兴趣地问道道:“那江东孙权,守之以为如何呢?”

被刘备夸奖的寇封拿起酒碗,颇具豪气地将碗中剩余的酒水一饮而尽,“至于江东那位少年吴侯,如鲁子敬所言,弱冠即位,便能扫平叛乱,招江东大族入其幕府,虽称不上英明神武,但也颇有智谋手段。

其父孙坚人称江东猛虎,那我愿称之为雏虎,虎为山中之王,又岂能甘心屈于人下?所以只有他敢且能,和曹操一战,只可惜。”说到此处刘封摇了摇头。

“可惜什么?”张飞最受不了被人吊胃口。

“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可惜自孙坚,孙策死后江东可统御三军者只剩周瑜周公瑾一人,江东虽进取不足,但守成有余,此番大战,将决生死于这长江之上,正是江东最为熟悉的战场,而曹军多为北方士卒,就算人数众多,又有何惧!

至于江东本地士族应该比那蔡氏,蒯氏更为忠心,虽有投降之心,但想必也不敢逼迫孙权。”

诸葛亮听完频频点头,刘封这次所说,也算是对他的隆中对增加了一些具体执行的方案,

“看来这天下大势尽在守之胸中矣,此番点评也可谓一针见血。”他起身指着桌上的地图说道:“江东的可惜,也正是我们的机会,若联军大破曹操,我们便可趁势取荆州,若联军兵败,我们就向东取江东。”

诸葛亮这番话也算是对张飞刚才提问的解释。

刘备起身为刘封倒上酒说道:“守之此番点评,当饮三大碗。”此时他的心中不禁生出一丝遗憾,要是寇封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该多好。

能得到诸葛亮和刘备的称赞,刘封也十分高兴。、他是上帝视角,知道后续发展,张飞等人没接触过孙权,也不知道孙权的实力究竟如何,有所担忧也属正常。

寇封把刘备之前倒的酒喝完后谦虚地说道:“在孔明先生和义父身边久了,耳濡目染自然也学到一些。”

张飞端起手中的酒碗道:“这哪是学到了一些,我差点以为军师已经收你为徒了!好侄儿可还记得在当阳桥上你和说的话吗。只可惜侯义他们不在了,来!咱们一醉方休!”

刘备握住张飞的手,板起脸说道:“三弟,如今我们还在江上漂泊,前路未知,此时可是醉酒之时?”

见刘备如此严肃,张飞只好作罢,他眼珠一转,想到之前答应寇封帮他娶媳妇的诺言,“大哥,守之这次不仅救回两个侄女和元直母亲,这次又主动断后,您还没给奖赏呢!”

刘备没好气的指了指张飞,现在也算转危为安,是该封赏一番,安定人心。他回到座位上宣布:“子龙升任牙门将军,守之任厉锋将军。”

赵云没想到自己也会有封赏,毫无准备的他,愣了一会儿行礼道:“谢主公。”

寇封却拒绝道:“义父,封自觉能力不足统帅兵马,不想做这个将军。”

刘备以为是自己没把刘婉许配给寇封,导致他对这个封赏不满意,心中顿时生出不悦,还以为他又要纠缠娶妻之事,不过也并未表现出来,“那你想要什么呢?”

寇封半跪道:“封想恢复寇氏姓氏,跟在孔明先生身旁做一书童。”

寇封不想再做刘备义子,想娶刘婉为妻,这是人尽皆知的,但这次放弃将军之职,做诸葛亮的书童,真是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自从长坂坡归来后,寇封的种种异样表现,不禁让人好奇当时被曹军冲散后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他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诸葛亮也是哭笑不得,这寇封又是闹得哪一出,怎得突然要做自己身边的童子,随即开口道:“守之,你我年纪相仿,怎么好做我的书童呢。”

张飞这个嘴替又适时登场,伸手摸了摸寇封的脑袋检查了一番说道:“被曹军打到脑袋了?怎么净说胡话呢!”

“三叔,我没事。此次南逃,见了太多骨肉分离,就连义父的子女都不能幸免,我杀得了十人,破得了百人队,却终究难敌万人,我不想做一辈子武夫,”寇封拨开张飞的手,对着刘备躬身诚恳地说道

“闻道有先后,年纪并不重要,以前年少轻佻不愿读书,现在身边有先生这样的大才在,哪怕是跟在身边看您处理公务,想必也能受益良多。”

寇封一直在想今后的路该怎么走,除了抛弃义子这个身份,避免自己陷入无意义的政治斗争,还有就是怎么占据一席之地。

他是荆州人,理论上他应该算作刘备阵营里的荆州派,那主动向诸葛亮靠拢也是合情合理,再者给自己的偶像打下手高兴还来不及。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自古以来劝人学习皆是流传千古的佳话。难得守之有向学之心,又怎好拒人于千里之外呢。”一直没说话的徐庶起身笑意盈盈地说道:

“主公,此次与江东联盟,想必是让孔明兄当使者前去商谈吧,不如就让守之跟着,一来充当护卫,二来也让孔明兄在路上看看守之是块璞玉还是一根朽木。”

徐庶正愁没机会感谢寇封的救母之恩,如此良机又岂会错过。

刘备打量着寇封,年轻,忠诚又骁勇,就是行事有些跳脱,的确是块璞玉,让诸葛亮打磨打磨,将来也好辅佐刘禅。自己有关羽,张飞,赵云,可刘禅的身边可还一个没有。

刘备也是个做事果断的人,既然定了主意,便下令道:“既然元直都这么说了,改刘封,不,寇封为别部司马,此次陪同军师一起去江东吧。”

寇封大喜,生怕诸葛亮再出言制止,立刻行礼道:“谢主公成全。”

刘备扶起寇封,握住他的手,深深叹了口气道:“想不到我们父子情分如此短暂,不过我还是希望你能牢记我给你取的表字,别辜负我对你的期望。”

寇封看着刘备用力的点点头,“您赐我表字那天起,封就想成为一个可用之人,想跟着先生学习,也正是因此。”终于是把姓氏改回来了,最大的危机也算是解决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