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真正的管理制度243(1 / 2)

   “这个管理制度,是从上到下的。”王守仁解释道:“先把厂里的各个工位的情况整理出来。做一个汇总,就像是我的报告之中的那样子。再对工作进行一个整改,什么工位,需要增加,什么工位,是多余的。进行一个修改。这是作为一个技术总工该做的事情。”

   “这就是对于技术总工而言的整顿。我想,您应该能明白吧?”

   “您这么说,的确清晰了很多,有不少工作,确实是多余的。”吴宏达点了点头,作为一个技术总工,心里清楚得多,倒也不是说这年代的关系户怎么地怎么地,而是他们在规划之初,就有很大的问题,这跟关系户不搭嘎。要改,还是可以改的。

   “进行规划之后,整条产线的现象就明朗了些,去除掉一些不需要的岗位,一些忙碌的岗位增派人手。总体来说,就这一点,您应该能算出能够提高多少。”

   吴宏达略微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如果按照王守仁所说的来执行的话,提高个百分之三十四十都算是保守的了。

   “那这个上说了,下呢?”此时此刻的吴宏达,已经完全变成了虚心请教的模样了。

   “下,就是针对工作做出的更改。”

   “下联系的东西很多,所谓清扫、清洁也是联系这个下的。”王守仁又是一轮耐心的解释:“所谓的下,针对的是个人的工作。打个比方,在这个工位的工作,主要是用的是什么工具,例如是一名钳工,需要的一整套工具是什么?每天是用的频率是多少,用到的时候,会不会因为寻找工具耽误时间。”

   “把工具摆放到很容易上手的地方,并且养成习惯,用完之后就放回原位,这样子,也能够很好地提高效率。这种效率的提高是整体的。根据每个工位具体的状态做出调整,这就需要车间主任去研究了。”

   王守仁自然不可能帮着他们研究,其实他这次下来的时间也就那么几天。

   如果真让他来,那估摸着又是大几个月的调研,他没有那么闲,部里也不可能放着他在这里忙个几个月。

   “后面的清扫和清洁,也是同样重要的,这对于安全,也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

   王守仁把管理制度的方方面面说了一个清楚,如果说之前说的五点是总纲的话,那么这具体下来的,就是细纲了。

   吴宏达匆匆忙忙地走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