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吃吃喝喝(1 / 2)

当众人在外面为晚会做准备的时候,梅也在老祭司的指导下写她人生中的第一篇祭文——也就是本次祭司所需的祭文,这是独属于祭司群体的权利,通过文字与祖先和神灵沟通。

原本梅是没有这个资格的,但老祭司自知身体不行,就有意加快培养速度,于是把祭祀中的祭文一环交给她来做。

只见梅在一块槐木制成的木椟上艰难地刻字,传说槐树能通灵,所以祭文只有写在这里才能被鬼神看到,她一笔一划写得极为认真,生怕出错。要知道祭文这种东西是要烧给神灵看的,有一丝涂改的痕迹就是对神的不敬!鹿部落可承受不起一位神明的怒火!

所以做祭司的基本素质就是要认真仔细,否则连祭文都写不好还当什么祭司啊,趁早滚蛋,不要浪费资源。

时间过得很快,天色渐渐变暗,晚会的所有准备都已经做好,终于是到了庆祝的时候。

老祭司捧着祭文一步步登上那高高的祭坛,坛上放了一张不小的桌子,上面摆着鱼、猪及一些应季水果还有罐尚未凝固的鲜血,这些就是此次的祭品。桌子旁是一个盛着木炭的大陶缸,缸里的火苗随风跳动,炽热的气息散发而出。

老祭司先是虔诚地诵读祭文,读完后将写有祭文的木椟丢入火中,熊熊烈火包裹着木椟,一筐刚摘的新鲜树叶也被一起倒了进去,阵阵青烟从中升腾而出直冲云霄。

见状他立即从腰间解下一张画着兽头和獠牙的面具戴在脸上,接着跳起怪异的舞蹈来,只见他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一会儿将手中的矛刺出,好像是在追逐驱赶着什么,其矫健的身姿看起来并不像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

他一边跳一边还念念有词,那声音时而像鸟叫、时而像兽吼有时又像婴儿在啼哭,变化多端难以捉摸,再搭配上这祭坛、这面具和这奇怪的动作,气氛变得诡异了起来,让听的人也直起鸡皮疙瘩。

据说这种舞蹈是用来驱赶想要抢食的孤魂野鬼的,也有向神和祖先展现勇武的意思。

祭坛下鹿部落的族人们跪倒一片,都低着头向神祈祷。任海虽然不信这个但也不好特立独行,只能装着大家的样子,同样跪在地上。

很快在一阵欢呼声中,祭祀结束,众人有序入座,宴会正式开始。

这次的宴会是自助餐式的,食物摆放在一张张长桌上任人取食,但有一条不可违背——就是不能浪费。如果被发现浪费食物的话,第一次训斥警告,第二次减少平时的食物份额一个月,第三次属于屡教不改直接鞭三十下并逐出部落。

这个也是老祭司刚刚宣布的,据说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其他人都习以为常。而任海却听得心里发毛,要按这个规矩来现代社会不知道有多少人要被抽鞭子和驱逐了,也就是在山里饿了好几天知道食物的珍贵,要是刚穿越那会儿他估计已经被赶出部落了。

所以任海也不敢懈怠,一边看着别人的做法,一边仔仔细细地把食物吃干净,连骨头都得使劲嘬到一点汤水都没才肯罢休,生怕有所遗漏而被赶出去。

虽然有这么一条规矩,但丝毫没有影响到族人们享用美食的热情,一个个都将脸埋进碗里吃得大快朵颐,在不浪费的前提下吃的是一个比一个快。这不,任海才小心翼翼地吃完第一碗,就看到对面的半大小子面前已经堆了好一些骨头了,粥我估计他喝了不止一碗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