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没有家(1 / 2)

成长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有些残酷的,而有一种说法是,女孩长大了,是没有家的。

对于这句话,惠子体会的尤为深切。

惠子是独生子女,并不像曦晨在生活中受到弟弟的影响,她面对的是另外的问题。

惠子的母亲是一位小商人,与稳重的惠子相反,她精明强干,凡事都要争,年轻时候也曾孤注一掷,但却投资失败。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像惠子的母亲那样被抛弃的小人物有很多,大多数人在拼搏失败之后,都会认命,不认命又能如何呢?年纪大了,又有家庭孩子要顾,有心无力,再也没有年轻时的冲劲和精力,只有在一眼望到头的家庭生活中,熬成黄脸婆,或者被妻子骂的小男人。

而惠子的母亲,却并不甘心就这样沉沦,她痛恨命运的不公,又觉得是家庭和孩子拖累了自己,这才导致了自己这辈子的失败。

惠子的父亲,是一个老实本分的男人,面对怨妇般的妻子无可奈何,好生劝慰,不听,吵架又遭妻子埋怨,久而久之,惠子的父亲便在家庭中隐形了,他每天上下班,能住在单位,就在单位睡,对妻儿越来越不关心,只是按月给钱,履行着提款机般的职责。

惠子的母亲就像绝大多数失意的母亲一样,操劳着家中的一切,对男人的懦弱感到恼火,又对他的躲避感到无可奈何,夫妻二人越来越无话可说,惠子的母亲便把所有的控制欲,全部给予了惠子。

她希望惠子能够实现她曾经未尽的梦想,她做不到的事,惠子还年轻,也许能做到,这样也算是了结了一桩心事,一个遗憾。

自己过去没有的,她一定要给惠子,与之相对的是高标准和严要求,虽然她早已什么都不是,惠子的母亲却还当自己是一个商人,讲究的,便是利益交换。我对你好,你就要给我相应的回报。

这是相等的,但不是相同的。

很多父母就是这样,把孩子当做自己梦想的延续,抑或是遗憾的弥补,许多孩子就是这样,在成长中逐渐失去自我。

惠子的母亲又希望,惠子不要像自己一样怨天尤人,而是坚强又聪明,因此,也对于惠子越来越疏远,她坚信自己越是放手,惠子就能越早面对生活的风浪,就多一分未来在社会上立足的资本。

惠子母亲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但她自己不改,却让惠子去改变,她对惠子放手,又对她的学习和人生抓的极牢,显得矛盾又可悲。

很早的时候,惠子如果考不好,是不敢回家的,那时候,她一般住在好朋友家中,像个流浪的孤儿,过早的尝到了,寄人篱下的感觉。

而越长大,父母就对他越疏远,家庭的矛盾也扩大到两个家族,惠子经常看到,父母因为回哪一方的家,而吵得不可开交,后来,惠子就非常讨厌过年。

父亲的躲避和母亲的冷漠,在惠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难以想象的伤疤,她那大嗓门遗传自母亲,沉稳的性格遗传自父亲,但她的心中却居住着一个不像父母任何一方的怪物。

她用开朗乐观的外表,和亲切而善于理解别人的心灵,让所有认识他的人都乐于和她做朋友,小时候,她拼命学习,想讨父母欢心,却不知道父母的争吵,其实跟她没有一点关系,长大后,懂事了,却又无可避免的,对这个糟糕的家庭产生了留恋。

也许是因为缺爱,她最重感情,朋友有点什么事都冲过去,第一时间赶来,在惠子绝望的心中,朋友,比家人重要,但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当真的要离开了家,她却又感受到了极深的眷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