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大清、亡了!39(1 / 2)

公元1838年9月末,秋收的画卷在田野间缓缓展开。

一人高的水稻宛如仙境中的精灵,摇曳生姿。

朱靖堂统领着浩荡大军,犹如一条长龙在稻田间穿梭,小心翼翼地避开每一寸土地。

这场历时半载的明清之战,终于步入了尾声的倒计时。

尽管战事旷日持久,但明军大多时间都在行军与围城中度过,真正的大战屈指可数。

除了北洋水军与朱雀团仍在日本激战,大明第一至第四军,以及青龙、白虎、玄武三大独立团,共计65000兵马,此刻齐聚于北京城下,气势如虹。

而第五至第八军已撤回后方,随时待命。

在庄严的队列之首,雄壮的朱靖堂傲然而立,宛如山岳般坚定。

年满十八岁的他,已不再是两年前那个青涩的少年,而是蜕变为威武的青年。

他的眼神锐利如鹰,似乎能洞察北京城外的每一个角落,誓要将失落的国土重新纳入大明的荣光之下。

随着朱靖堂的一声令下,十二门释迦摩尼炮与汉阳兵工厂新铸造的四门大炮一同被精心摆放在高台之上,气势磅礴。

在发起进攻之前,明军已向清军发出了最后通牒,敦促道光帝打开城门投降。

然而,朱靖堂瞥了一眼手中的精致手表,意识到已过最后的期限,那扇象征着大清尊严的广渠门依然紧闭。

城墙上,八旗军士严阵以待。

自从襄阳城哗变后,清军已不再信任绿营军,全权依靠八旗军进行防御。

此刻的朱靖堂,心中充满了决然与坚定,他知道,这一战将决定大明的命运。

他雄赳赳地扬起右手,霸气十足地一声令下:“开始攻城!”

话音刚落,十六门释迦摩尼炮齐齐怒吼,震撼人心。

炮弹如阎王的勾魂锁,带着毁灭之力,直扑清军阵地。

刹那间,城墙之上响起震耳欲聋的巨响,箭塔被炮弹精准击中,应声而倒,将十几名守军埋在了瓦砾之下。

清军守军惊魂未定,新一轮的炮火又至。

这种超远距离的打击,对士气的打击是致命的。

若非督战队在后督阵,一些士兵早已溃逃。

在炮火的狂轰滥炸之下,北京城的城墙已然岌岌可危。

与此同时,在释迦摩尼炮的掩护下,各种攻城器械向前线推进。

“工程车和井阑!”一名清军守军惊呼出声。

守城军毫不迟疑,火箭如流星般划过天际,密集射向明军攻城器械。

然而,面对明军坚不可摧的钢铁器具,清军的弓箭与火枪显得苍白无力。

不久,明军的先登营在炮火掩护下逼近护城河。

工兵们巧施技艺,一台机械轮盘转动间,铁板迅速展开,化作一座钢铁大桥,稳稳横跨在护城河上。

“勇士们,冲啊!“先登营的壮士们齐声呐喊,铁桥上回荡着他们的英勇之音。

由蒸汽驱动的冲车,虽只需两人操作,却可释放万钧之力。

仅此一击,那厚重的城门便颤颤巍巍,岌岌可危。

此刻,十架井阑已稳稳降落在北京城墙之上。

铁门缓缓开启,仿佛是通向冥界的门扉,高耸入云,直插天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