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蝴蝶效应(2 / 2)

说这一千多人,各个都是学霸也不为过。

天朝学子之卷,由此可见一斑。

朱靖堂开始翻看高考成绩单。

从表单之中,他居然发现了不少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

第五十名:杨深秀。

第四十一名:杨锐。

第三十二名:林旭。

第二十五名:刘光第。

第十六名:康广仁。

第四名:康有为。

第三名:梁启超。

第二名:谭嗣同。

李鸿章倒是没什么问题,但是为啥“戊戌六君子”都冒出来了啊?

记忆之中,这个时候的他们都还没有出生呢!

不过,朱靖堂马上就释然了。

这个世界和他原来所在的世界并不是同一个世界,就像大明在十九世纪还存在本身就已经够不科学了。

像这种名人提前出现之类的小事,和这相比简直是不值一提。

这些人,能在高手如云的高考之中脱颖而出,必是精英中的精英。

朱靖堂合上高考成绩单,下诏召见高考成绩前一百的学子。

他想要亲自见一见他们,看看他们能否承担起国之栋梁的重担。

三日之后,朱靖堂来到了大明皇家学院,这所由皇室内库出资建成的学院。

高考成绩前一百名者,都将成为这所学院的第一批大学生。

而他朱靖堂也是这所学院的首任校长。

以李鸿章为首的一百名学子,步入了这所极为现代化的学院。

在门口,还有专门的人为他们拍摄了一张合影。

而这张合影,在遥远的未来,成为了这一段历史的见证之一。

在后世,人们是这样评价这所大明最高学府的:

大明皇家学院的建筑融合了中西古典建筑元素,既有中国传统宫殿的壮丽与庄重,又不失西方古典建筑的优雅与精致。

学院的主楼采用典型的中式宫殿式建筑,琉璃瓦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彰显着皇家气派。

而学院内的图书馆、实验室等建筑则借鉴了西方古典建筑风格,如罗马式柱廊、哥特式尖顶等,使得整个学院充满了古典与现代相交融的美感。

在学术上,大明皇家学院致力于培养精英人才,注重中西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学院设有文、理、工、医、法等多个学科,涵盖了广泛的学术领域。

同时,学院还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推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学术研究外,大明皇家学院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院设有各种社团和活动,如音乐、舞蹈、戏剧等,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

此外,学院还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在历史长河中,大明皇家学院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学术成就,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大学。

如今,它依然保持着蓬勃的生命力,为培养新时代的精英人才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