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复盘(2 / 2)

已知,人还在京都内。

基本假设6:可能藏身地点,80%北城,20%西城。——可走访排查,可执行度高,但方向仍不明显;

——还有为什么是西城?

苏言又默了一遍京都的格局。

南城是平头百姓的正经住宅生活区,甚至有部分清贫学子、低阶官员,居民生活按部就班,相对稳定,且经济条件不是那么富裕,而西城作为商业区,有码头,人员流动频繁。那不就跟北城差不多。

“哦……”苏言点点,原来如此,悼,她怎么就没想到。

(疑点5:背后的接应人与该事件推手的立场和站位?——需找到关联指向证据)

基本假设7:此番事件舆论指向——

①皇子系?——利益点?

②后宫系?——利益点?

③外戚党:哪家的?利益出发点是?

盘子范围捋,线索迷思多如牛毛。

苏言感觉像是站在了罗马,条条大路,有些无处下脚。

合上本子,默默灌了一大杯水后,在私下调查那页纸上,按刚才可能的操作方向写了几条排查计划。

仿佛在原地摸了一大圈,结果又回到了原点,还是褚云清说的方向。

对于何平的关系以及何平一案的详情与关联人,还是得委托李世子和褚云清的关系去调查。

哎无权无势小屁民啊,关系看不清,形势摸不明,她还是写她的学习心得吧。

于是她将满腔的憋屈,一笔一划,都写进了心得中,当然,这次换了毛笔,没成想越写越平静。果然,还得是学习。

用大白话照着八百字往上写,直写到落班才收笔。一抬头发现褚云清坐在对面,手里拿着一卷文书。

“你怎么在这儿?”今天见他是不是见得太频繁了?

“本来是想去西城看看,从门口经过顺道约你同行的,没成想看到你这么认真,叫你也没反应,我就进来等你了。”褚云清放下文书,看着她笑道,“在写什么?”

“这不是写你布置的家庭作业吗。”苏言无奈,点点面前的纸。

“哦?这么用功?”褚云清一听,起身走过来拿起她的大作欣赏,“写完了?我看看。”

“不错,比之前有好一点点。”褚云清点头,嘴角含笑肯定道。

“那是,不愧是我。”苏言也站起来,扬起下巴眯眼自夸。

“只是……你这言辞语句,平日里我们这么说话可以,但呈文不行,行文冗余,遣词造句不足,考试也不能这么写的。”褚云清话风一转,点评道。

“反正我又不考试,能日常应付公文就行了。”苏言小声哔哔,当初嘴上答应李世子的话早已抛之脑后。

“可李少卿说……”褚云清猛然想到苏言的身份,反应过来,没再接这话。

他沉默了几息,又道:“也好,能识字已是难得,日常公文再多练练即可,真要呈文,这可过不了关。”

“那这个作业我可算过关了?”苏言撑在二人中间的桌子上,眼睛亮亮地看着他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