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修行,也太上头了吧!(1 / 2)

也不怪乔曼青失了涵养,实在是眼前的殷八斗太过逆天。

毕竟就算是天资甲等上的修真人上人,也得遵守天道法则吧?

入道就是难!

对吧?

你就算有悟性有操作,该吃的苦也少不了一点,十天半个月就是十天半个月,闭气七分钟它就不能六分五十秒,上手快基础好,也最多早两天入道。

可殷八斗干了什么?

真气加速,真气变向,甚至失误时还有真气防撞!通过真气与气脉的擦边缓冲微妙地借力来改变方向角度,避免先天气直接撞击气脉。

乔师姐修行一十二年了,用心指点过的师弟师妹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从来不知道挂在先天气后的真气是可以这样用的?!

这一套操作下来,直接把搬运周天的耗时大大缩短,如果不是最后求稳,这一轮搬运周天,绝对到不了三分钟。

闻所未闻的入道速度!

她感觉自己就像是……原本自以为高深莫测的大师,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能站在专业的制高点上对人指指点点,结果忽然发现原来自己指教的对象比自己更专业,自己这些年闭门造车的学识在能轻易举一反三的天才面前,显得不过如此。

跳梁小丑。

莫过如是。

不过乔曼青还是有些庆幸的,她只是在一旁默默静观,没有直接去打扰师弟修炼,不然就尴尬了。

而现在,这份尴尬只会存于她一人心底。

“要现在就去告诉师父吗?”

乔曼青摇摇头。

师父早点知道晚点知道都没差,但殷师弟似乎并不打算到入道这一步就结束。

她想了想,自己经历了刚才的冲击,反正今晚大概是睡不着了,不如为他护法。

师弟的修行理解很独到,可这份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很危险。虽然刚才的搬运周天一路大体顺畅,但也有几次惊险时刻,让乔曼青差点忍不住出手相助。

虽然筑基修行和入道修行是有所差别的,虽然一般来讲筑基很安全的……但有了刚才的经历,她不好评价。

另一边,殷八斗已经再度入定。

内视视野很快锁定了丹田的真气。

这氤氲的白雾状真气,经过沉淀,最终凝成一百多缕,分离成短线状。

它们不仅从驳杂的天地灵气磨成了自己能直接使用的真气,而且已经彻底改造成了适应殷八斗的形状,能够长期存储在丹田内,因此也被称为“本源真气”。

而筑基修行的方式,就比入道修行简单多了。

既不需要屏气,也不需要凝神,只需要将丹田内的本源真气引出一缕,随后大体重复之前先天气的操作即可。

因为真气柔和蓬松,因此就算在气脉中瞎几把撞也没事,就算要小心谨慎,那也是在踏入真道期修行真道功法,周天秒速好几轮的时候了。

修行已经从随时可能冲出赛道的“飙车”变成了轨道固定的“过山车”,只要在最开始提供一个动能,然后稍微注意一下别让它变成“碰碰车”,就能令真气顺势流转下去。

而殷八斗也果然不愧是资质甲等上的修行者,这种接近自驱的周天运转也比一般人快得多了,加之他的气脉比一般人更为宽阔,真气摩擦碰撞也少于其他人。

运转快速,那自窍室中汲取的真气愈多;气脉宽阔,碰撞愈少,则真气损耗愈少,因此导引回丹田的真气也就愈多一分。

看这情形,殷师弟的筑基速度,比起甲等下天资的修士,要快上七八成不止,也就当年二师弟能比他更快。

若是每日能修行八个时辰以上,等七天后年中大考,殷师弟或将能堪堪踏入道基二段。

苦是苦了点,但这样一来就不用靠师父的面子,也能让师弟免于被贬成杂役弟子,闲言碎语就会少很多。

现在是年中,只要师父重视起来,资源给够,那殷师弟年底前就能开始准备冲击真道期第一重天,在同期修为中站稳第一梯队。明年的年中大考上,师弟必能技惊四座,和五师妹一样入驻戕山光明峰。

这就是天资带来的优势。

殷八斗修行了一刻钟。

两刻钟。

半个时辰……

失策了,乔曼青居然有些困了。

看着按部就班的殷八斗,她自嘲又释然地摇了摇头,心想自己太一惊一乍的了。

师弟终究也是人,怎么可能次次出人意料呢?

咦?这么一想,对啊!

师弟又不是刚刚第一次尝试入道的,他可是修道十一个月都没能入道的问题学生!

和他对比,我丧什么气?

他之前独特的入道手段,恐怕是这一年来日夜钻研厚积薄发的结果。

如果不是殷师弟一直没法用普通方法入道成功,他大概也不愿意浪费时间研究那些偏门手段。

只是此时恰好,殷师弟的病好了,手段也成熟了,两相结合,因此才有那三试入道的惊人一幕。

这么一想,她的妒意也就没刚才那么浓烈了。

但她正这样想着,就听里头殷八斗忽然抱怨道:

“筑基修行,好慢啊。”

乔曼青:“???”

慢?!

看他丹田内已经多积累的几缕本源真气,乔师姐无语凝噎。

这才半个小时啊!你还要多快?

然而殷八斗却不这么想。

他一手撑着下颌,一手按着大腿,此刻已经开始琢磨起来了:

“用本源真气导引真气来搬运周天,确实比入道修行安全得多,但速度也确实慢。真气不比先天气,七分多钟才能走完一个周天。

“如果用略显夸张的比方,先天气和真气相比,射速差距就像包铜钢芯弹对比同体积的水弹。

“而且不只是这样,除了速度外另一个问题是,这本源真气能引流的真气量很有限啊!

“如果用一缕本源真气来导引,那就只能携带最多一缕的真气,再多就搬不动了。算上搬运周天中的损耗,重新汲取,再损耗,再汲取,最终实际上能凝练成自身真气的,也就那最开始的一缕不到些。

“后来几个窍室里补充的那些,不比入道时直接用先天气锤炼的真气——先天气锤炼,经过一个穴位就能炼成本源真气,而以真气凝练真气,至少要经过百多个窍室锤炼才能成为本源真气。

“剩下就算还有多出来的真气,也会在失去控制后散溢出体外。

“最关键的是每次只能用一缕真气导引,这一缕多了也没意义。

“自己刚才尝试过一次调动两缕真气,发现它们在窍室中盘旋时居然是会内耗的!时间越久,耗损越大,走完全程,最初的两缕真气就只剩下一缕稍多。

“一轮周天太久了,虽然能携带的真气多了,但随着内耗,最终回归丹田的真气只有两缕多三百丝!投入多收入少,筑基速度反而大大下降了。”

关于真气数量的描述,以自然成型的“一缕”为基本单位。

在此基础上,一缕又可被细分为“一千丝”,能够单独控制一丝真气的运作,被视为修士操控能力及格的标准。

而一千缕真气又可被编织为“一束”,能编成一束本源真气,就是道基一段大成的标志。

道基期这个阶段的修行目标,就是编织出十束本源真气,在丹田中排列、交缠、固定,最终建立一个体内的特殊聚灵阵,被称之为“真气城池”。

“看来道基期的修行法门坚持要以一缕本源真气作为导引,确实有一定道理。”

这个真气量的单位并非是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自然形成,且在多方尝试印证后最合适的量级描述。

“唉——”长叹一口气,他心想果然自己的修行理解还不够。

这种修行速度,就算他能在七天时间里废寝忘食不间断地修行,也摸不到道基三段的边。

以一般人视角看来,七天能有如此修为实属罕见。

但谁知道这是他七天内炼出来的真气呢?

他可太懂舆论了。

到时候一亮相,别人肯定说他早就治好了病,只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藏着修为。三人成虎,传着传着也就被当成了真的。

至于是什么原因,还有为什么这么做的合理性,谁知道?重要吗?

可能是因为损伤了天赋让他泯然众人矣,他想靠这种小伎俩掩饰吧……

呵,虚荣的家伙。

反正不这么解释更不合理!排除那些吊诡离谱的原因,那这就是真相了!

而师父那,他也没法给出证明,因为师父已经很久没关注他了。

师父或许愿意相信他真的完全治好了病,也没有损伤天赋,但殷八斗不喜欢“或许”,就像他玩战斗主题的角色养成游戏,只要能做到,就一定会堆满百分百暴击一样!

焦虑中,殷八斗忽然以拳捶掌!

我真笨,不如就用入道时的法子,用先天气直接走一遍?

要知道自己入道的时候,可是一次性增添了一百多缕本源真气。

道基一段圆满需要凝聚一束真气的量,要是每次都这么多,那左右不过半个小时就能准备突破道基二段。

想到就做!

片刻之后——

“我去!这真气怎么还被撞少了!”

殷八斗又惊又怒,懊恼不已。

没想到先天气携带着一百多缕真气坠落,居然把原本稳定的本源真气给冲散了!其中一部分在先天气的冲击下被消耗,还有一部分则被硬撞出了体外,消散在空中。

丹田开辟的空间是大了一分,但也就一分。

丹田内的本源真气可没法随时补充,只能靠搬运周天一点点补,这下自己的筑基进度不进反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