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储风波(1 / 2)

朱瞻圻没想到昨天还是自己想要推翻的景泰帝,今天却成了自己的胞弟。

汉王朱瞻圻浑浑噩噩的走向宫门,忽然从偏殿冲出一名少年与汉王撞在一起,后面太监连忙把他扶起,“怀献王你没事吧!”

朱瞻圻回过神来,知其是景泰帝唯一的儿子朱见济。此时太子仍是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景泰登基后,封儿子朱见济为怀献王。

朱瞻圻连忙说,“怀献王没事吧!改死的奴才,怎么照顾王子的。”

几个太监伏地不起,高呼,“王爷饶命!”

朱见济起身后,踢了身边的太监一脚,“狗奴才,来人把他们拖出去杖毙。”看也不看朱瞻圻,昂着头走了。

朱瞻圻看着朱见济若有所思。

太子朱见深时刚七岁,聪慧伶俐,三岁启蒙,六岁熟读经史子集,独喜魏晋文风,向往陶渊明,崇尚谢灵运,独爱曹子建。

早课之后,太子要去给太后请安,忽然发现前人掉落一本书,太子捡起,发现是《曹子建集》,连忙叫住前人,原来是汉王朱瞻圻,太子施礼道,“汉王也爱曹子建吗?”

朱瞻圻也施礼道,“今日来京,闲来无事,翻上几页,不慎遗失,竟被太子捡到。”

朱见深道,“我也喜欢曹子建,尤其是《洛神赋》,每每读来,让人神往。”

朱瞻圻连忙说,“不想太子竟也喜爱,太子与我倒是同道中人。”

两人边走边说,不一会儿,来到一处凉亭旁。

朱瞻圻道,“太子怎么看待曹丕和曹子建?”

朱见深道,“曹丕改革九品中正制,缓和了与士族之间的关系,除禁令,轻关税,与民生息,兴儒教,立太学,消除军阀,稳定国土,词接乐府,诗传魏晋,可谓文治武功的典范。曹子建才高八斗,七步成诗,文乘建安风骨,诗启一派先河,乃文坛大成者。”

朱瞻圻见他见识卓越,不禁喜上心头,“太子喜当曹子建乎?”

朱见深看着朱瞻圻说道,“汉王今日是专门来找我的吧!其实我心里也明白,父皇一朝,内宠宦官,外拒良臣,害的我大明精锐尽毁,内宫之人,闲暇之余,对父皇颇有微词,当今一朝,外拒胡掳,内用贤良,大明国力蒸蒸日上,怀献王于文于武远胜于我。”

朱瞻圻也有点佩服这个六岁的孩童,远见卓识远超常人。“太子能有此想,当是大明之福。避免将来同室操戈,枉走汉王之路。”

朱见深听其言,也道,“汉王能摈弃前嫌,和我说出这种话,才真是为了大明!”又说,“但又该如何做?”

朱瞻圻道,“太子有此想法,当亲自上疏,“请辞去太子。”

朱见深深思起来。

下午,朱见深、朱见济两人同在校武场学习骑射,朱见济虽年幼,却百发百中,驰骋武场,好不惬意,朱见深却稍微逊色,毕竟体弱,对骑马射箭又不感兴趣,自然差强人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