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 2)

小朱听他概括且精简地说完,显然很不满,她说剧本没有这么写的,这应该是最有戏剧冲突的时候, 哪有主角就这么摆烂等待命运降临的。

李昭也一笑,说:“该说你学得好还是不好,情节之外,还有反情节,忘了吗?我们总是在这么写剧本,构建故事,构建冲突,在虚构的现实里跟外界力量对抗——然后被观众嫌俗,一边嫌弃一边看。”

这不仅是剧本,也是他的生活,他总是在不满足里抗争,一定要追求一个结局。好像得到了很多的钱,得到了某个人的爱,就到了他应有的结局,但很多事情就是没有结局的,尤其是生活。连死亡都不是结束。梁女士死了这么久,仍然在他们的生活里游荡。

片刻的岔开话题以后,又是继续审剧本,参考着意见,讨论着如何修改。不知不觉间到了深夜凌晨,李昭负责点外卖,小龙虾这种要占去双手的夜宵是不能点的,最方便的是烧烤,拿起来就吃,又重油重辣,满足味蕾。

烧烤很快就到了,众人开动的时候,李昭没有过去,仍然对着电脑,不知道哪里让人不满意了,挪动着光标在标出来。

“老板,不过来吃吗?”小朱问。

“我给自己另外点了。”李昭说着,“你们先吃。”

小朱原以为李昭是客套一下,但很快发现李昭果然不是这种人,他真的堂而皇之给自己点了独食,还自己又走下去拿了一次外卖。

既然如此,大家当然要看看李昭选择了什么好吃的。

“干炒牛河啊。”柯以明说,“我以前去广东旅游,也吃过这个。”

“嗯。”李昭说,“我在香港的时候,有天晚上没吃饱,在路边找了家店吃的。觉得还不错。”

又难吃又贵的米其林餐厅之后,他还是需要靠着一碟便宜的干炒牛河来饱腹。夜静下来之后,他走在香港的街头,夜宵档口、酒吧、7仔,明明暗暗的灯光。不知不觉走错了路,拿着手机上的地址问路边的阿婶,对方努力讲着普通话, 还带他走了一段。

他想或许这是梁泊言从小吃到大的味道。

总算把今天的任务做完时,已经是凌晨两点多了。

“该说的都说了,”李昭按着太阳穴,头都不抬一下,“回去要照着进度来,不要到时间交不了。有问题直接微信找我,我应该除了录制收手机的时候都能马上回。”

小朱又问:“老板,这个综艺给多少钱啊?”

李昭难得跟她开起了玩笑:“我是为了钱吗?我是为了中国编剧的良好生态发展!钱对我来说不重要。”

这听起来太好笑了,小朱边笑边应和:“是是是,等这节目一播出,观众们就会大彻大悟,再也不骂编剧了。会特别理解宽容我们,甲方一看到也懂了,给编剧最大的话语权,从此不再瞎改剧本。”

“你也挺有天赋的。”李昭突然正色道,“没有天赋的人我不会收的,以后好好把握机会,尽量别迎合傻x。”

小朱听得一愣,但她叫的专车已经到了,来不及说太多温情的话,就匆匆忙忙地下了楼。

河北的影视小镇里,有着为综艺录制而生的录影棚,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不仅有住的地方,甚至还有食堂健身房。

“之前上百个练习生在这里面住了几个月都不成问题……”节目组导演介绍着,“不过他们住的都是多人间集体宿舍,现在已经全都改成单人间了。”

李昭问:“我确认一下,我只录周末这两天对吧。”

“当然了,”导演说,“还有别的明星导师,大家档期都很宝贵的。这些宿舍是给参选编剧们安排的,毕竟每个赛段都会要求在几天或者十几天内交一个新剧本,还要配合导演拍摄或者舞台表演,时间很紧张,要给他们一个比较好的创作环境。”

这听起来,也不是什么好的创作环境,和编剧楼差不多,把人扔进去,然后像机器一样,N天内交货。

李昭不再听导演的介绍了,而是翻着节目组发给他们的日程表,很快就有了异议。

“这个体验生活的时间,给得太少了。”李昭用笔点着表上的时间进程,“你这就给半天让他们去……商业街观察生活,回来就要写一个10分钟的分手爱情短剧?”

李昭最近对下属和蔼可亲,那股刻薄劲自然要流向别人那里,他十分好奇地问道:“我们现在随便去找个商业街站半天,你觉得能看到什么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吗?”

旁边的同行人也乐了,明面上跟李昭唱着反调,其实也在帮腔:“李编,那可说不定,万一运气好,随便站一会儿就抓到公司高管和小三逛街呢?”

“缠绵悱恻的出轨故事,因为被街拍曝光而分手是吧。”李昭说,“这不需要去商业街也能写。”

除此之外,给编剧的时间和题材,都被李昭挑了一堆刺。

“写剧本机器我自己就能培养,”李昭说,“说不定过些日子AI就能按照流程来写了,但我相信你们花这么多心思,还有发起人动用这么多人脉,找各行各业的大腕来指导,不仅仅是为了制造机器。而是给现在的影视行业注入新的力量。”

李昭说这种话,可能在外人看来是有点立不起来的,他的作品总被人诟病,也不是没有被种种要求所束缚过,但好像就是因为如此,事到如今,李昭又不想那些人再走一遍这些路。

但也只能说到这种程度了,如果再继续说下去,比如我赚了很多钱但我付出了太多不快乐,只会被观众扔烂菜叶子殴打。

还要再捧一捧节目组的初心,让他们别黑脸,按照建议做一些修改。

而录制之余,刚认识的嘉宾才和李昭熟悉了一些,就跃跃欲试地开始想问八卦。

“李编,我上次看到你跟那个陈霖,就是灵极陈总的侄子吃饭……”

“假的。”李昭说,“收了钱给他写剧本呢。”

“我当然知道是假的了,我看到你的澄清了。”嘉宾赶紧打蛇随棍上,“说起来好笑,我还看到给你说话的,说你从来不碰影视圈的,比较喜欢歌手。”

李昭的笔停了下来,皮笑肉不笑。

嘉宾考虑到毕竟不太熟,还是没有把梁泊言的名字说出来,其实根据他所听到的传闻,李昭应该主动开口。

“我没有这种按职业谈恋爱的癖好,他们随便说吧。”李昭最后说道,“不过谢谢你刚刚替那些编剧说话。”

纵然李昭提了许多意见,但综艺的固有模式仍然如此,哪怕些许宽裕了一些,第一期的录制,仍然把人累得七荤八素。

前两期是类似于大浪淘沙的海选模式,一个个的五分钟短剧本轮着上,请的也都是在北京打拼的四五线小演员,不能指望演得多好,又为了节目冲突,把好几个李昭录制前就划叉淘汰的剧本硬给上了,指出的错误也一点没改,拍得稀烂,只为了让嘉宾们狠批一通。

他说了很多肯定会被删减掉的废话,让那些带着热忱而来的新编剧们不至于完全败兴而归。等录制结束,天已经快蒙蒙亮,原本还想着录完就开车回去,眼看也已经无法实现。

梁泊言前些日子像个叛逆青年一样,总对着他炫耀说自己能熬夜,不知道现在是不是又在通宵。打个电话过去他就能知道,但想了想,最后还是没有打过去。

是时候去睡一觉了。

第70章

都市爱情片一向是影视行业喜闻乐见的剧种,不需要演员带发套发包,不需要考据服装,也不需要像历史剧一样过重大历史题材审核的关,还不需要像仙侠一样做特效后期增加成本。

只要找准题材,除却演员片酬之外,花不了多少成本。即使临时增加了一首插曲,也增加不了多少后期的时间,很快就给李昭透了风,电视剧已经开始排期,一旦下证,立刻就能播出。宣发团队都已经开始做好词条和短视频营销的准备了。

李昭听得很敷衍,最后只说:“记得早点结款。也就编剧的钱经常半路失踪,还要播出了才能拿,怎么演员一拍完就能拿全部片酬。”

“现在谁敢欠你钱,”制片人说,“怕了你了,有没有人劝过你做人不能这样?很得罪人的。”

“你觉得呢?”李昭反问。

当然有,不计其数,李昭这种性格的人居然能在圈里风生水起,简直是天怒人怨的一件事。制片人想,还好这人感情不顺,追着梁泊言跑了这么多年,人家也没鸟过他,不然实在让人不忿。

说起梁泊言,制片人又想起另一件事情来:“你欠我一个人情啊,真是,突然加个小乐队的歌当插曲很麻烦的,记得请我吃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