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往事(2)【为大家的推荐票加更!】(1 / 2)

天色很快从晚霞向幽蓝韵染。闫焓走进厨房做饭,陈胤臣端坐在沙发上,闫焓的家披上的层层神秘的纱衣将被陈胤臣揭示谜底。巨大的地球仪悬置在天花板上,他想起身触碰,又若有所思地坐了下来,厨房自来连绵的炒菜声,他忽然想询问闫焓的家庭状况。

“闫教授,您的爱人呢?”

“小陈,功课做的不到位啊,我哪有什么爱人。”他端着菜盘从厨房里出来。陈胤臣坐在客桌前,那是一道西红柿炒鸡蛋。这个年代很难买到像样的蔬菜,但陈胤臣并不关心这个。

“那您,独自一人过完了这些年?”

“庸俗。”他刻意托了一个长音,他又从厨房里端出米饭,缓缓坐到陈胤臣对面。

“我不是一个人。”阵阵浓雾拂在两人中间。

“你听说过EIA的具体情况吗?”

“没有。”

“不错。”他的脸被雾气衬得格外年轻,带着一丝审视。

“这就我人生中转折的地点,也是最后的高潮。”

“2080年1月15日,故事并没有完结。”

闫焓带着陈胤臣再次进入那段往事,全然忘了陈胤臣此行的目的。米饭的腾腾雾气把二人的思绪带到那个寒冬。

2080年1月14日13:30分,夸父基地807号

“庆梓皓,我们准备走吧。”

“闫老师,我们真的就这样走了吗!”他正把衣服塞进行李箱。闫焓凝望着宿舍中那盆盛开的菊花,花瓣绽放的样子仿佛是岁月的某个瞬间被定格。这盆菊花陪伴着他们度过了许多时光,见证了无数个夜晚和黎明的交替。他伸手摸了摸花瓣,感受到了那微妙的触感,他想起了那些在这个宿舍度过的日子,那些为梦想奋斗的日子,每一片花瓣都记录着他们的青春和梦想。

“走吧,没什么可留念的。”当闫焓和庆梓皓离开宿舍,关上门的瞬间,那盆菊花仿佛也感受到了离愁的沉重。闭目而卧,安静地等待着下一届的青年走进这个宿舍,诉说着他们的光辉岁月。

二人乘上政府派来的专机飞往闫熔指定目的地-南京。路程大概有4小时,飞船缓缓降落在NJ市郊区的公园边,两人下了飞船,看到周围的景象让他们有些不适应。闫焓看到行人来来往往,看到天上的飞船在川流不息地飞行,公园内行人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人群与伊甸园的景象截然相反。闫焓又望到那一轮红日,在清雨后,它显得更加令人望而生畏。闫焓感受到了一种深沉的敬畏之情。红日,更像一种象征,象征着新时代的来临。闫焓在地底生活了3年,今天终于如释重负。他定位到了“先驱者”总部大厦,深吸了一口“我们走吧。”他清爽地说。

与电视中所展现的画面一样宏伟,它那令人注目的三角状金属外壁不禁又让闫焓想起了伊甸园。与其不一样,在太阳的映照下它显得通红,它更像地刺。

“老师,你前几天晚上一直在看这个吧?”庆梓皓仰头望向“先驱者”,其周围矮小的高楼也在收敛他们的挺拔。在距大厦工公里的地方,他们被岗哨的守卫拦了下来,简单表明来意后,守卫拿起对讲机在讲些什么,不一会一个身着映着“EIA”标识衣服的青年人跑了过来。

“你好,请随我来。”他领着二人进入基地内部。与伊甸园相似,一楼的大厅充斥了来往的人,闫焓抬头望去,一颗硕大的地球仪悬挂于大厦中心。

“老师,这颗地球仪是用铝做的吧?”庆梓皓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看。

“它是一座警钟,告诫着我们不能失去摇篮,人类文明的摇篮。青年人领着二人快步走过人群。他们看见了各式各样的实验室,对应着各个研究项目最基础的理论分支。时地,青年们时不时会掏出手机发些什么,通过2分钟的路程他们看到了十五种理论分支,但它们仍在一个体系中。三人走进深灰的电梯,直达三十六层。

“张先生就在长廊的3号议战会议里,你们直走就行。”没等两人开口,青年人就坐电梯下去了。

“他们提前调查过你,老师。”

“正常。”闫焓想起当年伊甸园邀请他时的景象。在每间战议室的门上,都刻着不同的格言,充满着激情与希望。闫火轻轻推开了战议室的门。里面是一个看着很沧桑的老人

“你好,闫教授,我是张群。”他的嗓音中夹杂着些许嘶哑。

“你好你好。”闫焓与张群握握手。张群又看向了庆梓皓“江山辈有人才出啊,”他呵呵地笑着,

“闫同志,因为什么想加入EIA啊?”

“伟大。”他坚定的说,

“组织宏伟的计划触动了我。”

“我们的初衷只是为保护人类文明的摇篮。”张群苦笑着喝了一口茶。

“我的想法与组织一致。”

“你也是聪明人,目前人类的科技连我们计划所需的百分之十都不够,三年内拼得可不只是热血啊。”他吹吹茶,热气涌在他的镜片上。

”这正是我来的原因,政府那边不需要我做什么。”

“木禾呢?”

“有学生替我研究了。”他已经把自己的激情彻底展现在张群的面前。

“我欣赏你的毅力。”他调出全息显示屏:“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技术就是‘扭矩器’,不仅我们,UASN那块也设立了专门机构来研究。”他调出一张类似虫洞穿梭概念的图案。

“你为什么不在UASN那边申请‘扭矩器’的研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