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钱是好东西35(1 / 2)

李成乾改剧本上瘾,越改越多,剧组的钱也是越花越多。

好在这部戏的拍摄已经接近尾声了,制片算了一下,勉强还能够撑住。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五人小分队再次恢复了之前的讨论频次。

经历了长时间的配合,以及共同经历了“陈霆拜师”、“莫宣卿晕倒”和“李成乾脱轨”这一系列剧组危机之后,五个人之间的关系是越来越好了。现在在讨论剧情的时候,每个人都能够畅所欲言,当然也出现了更多的创作分歧和碰撞,有的时候甚至激烈得像争吵一样。

不过好在吵完之后,大家不但不生气,反而还有一种高强度和快节奏有效沟通之后的快感。然后每次都在“孟闯”房间里加个餐,美其名曰“修复一下感情”,搞得“孟闯”屋里全是饭菜味。

“唔卓德坠后稍点意思。”李成乾啃着鸡腿还不忘说话。

王文文嫌弃他:“导演,您能把东西咽了再开口吗?都喷出来了!”

李成乾非常听话,快速咀嚼了两口,囫囵着把食物咽下去,然后又说:“我觉得最后少点意思。”

莫宣卿理解。

这部戏是个群像戏。每个主人公都有自己的使命和故事线,比如刘夏对刘义爱恨交加,刘义为了给刘夏挣钱治病,成实为了刘义守在老宅。开发商对老市区的拆迁是一条主线,三者之间的羁绊沿着剧情主线把每个人物的单元串在一起。如果串的不好,整体故事就是非常松散,影响观感。

他们现在在讨论的,就是怎么通过最后的一场冲突,把全部的故事线巧妙的串在一起,然后形成一个高潮结局。

“孟闯”拿着另一根鸡腿当教棍:“得有巧思,还要合理,还得有高光!这电影跟文章一样,喜山不喜平啊!”

陈霆穿着一套优衣库的家居服盘坐在床上,刚分了“莫宣卿”一根鸡翅,还不忘给“孟闯”竖大拇指。

李成乾觉得“孟闯”简直是自己的知音,每次都能精准的说出来自己脑子里的想法。

他对着“孟闯”点头,说:“没错,就是这个意思!之前的结局也不是不好,但是我觉得有点平淡了。现在前面的节奏已经起来,如果最后这个‘序列’的情绪不能往上走,而是往下落的话,那就不连贯了。”

“孟闯”灵机一动,想起自己前世看过的一部电影《无名之辈》。那个故事的最后就是经过一次激烈而巧妙的冲突,将主角的执拗和市井气一下子升华成了坚守和有勇有谋,最后罪恶被制裁,遗憾被救赎。虽然俗套,但是确实好看啊!

“孟闯”大概就这条脉络跟李成乾讲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我们也可以考虑让开发商作为最终的压力来源,与老城区的居民们呈现一场激烈冲突,把前面不断积累的张力在这个地方放掉,还能在这场冲突里面协调成实、刘义和刘夏的关系。”

李成乾眼睛一亮:可以啊!这样的话情绪就上去了,还方便调度做一个大场面!

一时间李成乾觉得自己脑子里又长出了好多新的想法,他赶紧拿起手边已经被用的皱皱巴巴的纸巾擦了擦手,然后迫不及待的拽住“孟闯”:“走,去我屋里改剧本!咱俩碰撞碰撞!”

莫宣卿一下子没躲过去,差点让他拽倒,最后一边啃着鸡腿一边被他拽走了。

两个人在李成乾的屋里呆到大半夜,详细的梳理了人物与冲突之间螺旋上升的关系,李成乾一边理一边画,竟然直接把分镜图也做了出来。但半个晚上肯定是不够的。李成乾自作主张强势取消小讨论,每天拍完戏之后薅着“孟闯”改剧本,“莫宣卿”当然也天天跟着。

两天下来,陈霆不乐意了。他感觉自己被“闯哥”抛弃了,而且“孟闯”每次都是把积极主动送上门的他堵在外面,一边毫不客气的拿走他手上的零食,一边毫不留情的当着他的面断然的关上房门。

陈霆在片场薅住这个“负心人”:“闯哥,你们讨论的又不是什么机密,让我跟着听听呗。”

莫宣卿无奈:“阿老师,不是我不让你进啊,是李导不让啊。我就是个小助理,我有什么办法?”

陈霆:“你少来!现在李导把你看的比我和宣卿都重要,有什么事情第一时间找你单聊,你就跟他说说呗!”

莫宣卿问他:“阿老师,你说你要来,假设李导同意了。然后王老师也说她要来,你说李导是同意好,还是不同意好呢?”

陈霆显然没有想过这一茬,他说:“那就同意呗,这又没有什么。”

莫宣卿继续耐心引导:“确实,不是什么大事,不至于这么神秘。但是李导既然取消,那就自然有他的道理。咱们五个人之前讨论的热火朝天,那是因为主线已经是既定的了,咱们发散讨论不会有太多的影响。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最后那几场李导需要大改,得给他腾出空间。你忘记之前那几天他自己闭关的事情了?”

陈霆好像明白了,但他还是好奇:“那你们在他屋里干嘛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