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我抄诗是为了修炼,才不是为了繁衍(1 / 2)

“陶三郎。”

张慎走上阶梯,一步步上到二楼,看着另一端的陶安,和和气气道:

“本衙内没听错吧,你要替我出十万两?”

张慎进入内炼境后,身体彻底恢复健康,修长挺拔,可面对陶安,他就仿佛另一只瘦小的兔子。

他对陶安并不熟悉,但听说过……

陶安从小就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弃文习武,三年前他参加真武试炼,却在试炼中遭遇到一头变异妖兽,重伤昏迷,最终没能通过试炼。

他退而求其次,加入了荆州寒山红云寺。

陶安这个时候回到安州,显然是为了参加这一届真武试炼了。

张慎神念略微一感应。

陶安修为已经到了四重元罡境。

不过,三年前他就已经十三,现在十六,自然已经超过了真武派的考核标准。

“我多年没回安州,今日见到儿时好友,心中高兴,想找你叙旧,十万银子而已,算得什么。”

陶安朗声笑道。

这样的说辞,让书寓中文人雅士们瞠目。

周围看热闹的舞姬花魁们,更是纷纷惊呼。

一两银子,可以换得铜钱一千文,够一个三口之家一月开销。

炊饼一文一个,换算下来,十万两银子,相当于整整一个亿。

居然他妈有人要花一个亿请我嫖?

“这十万两,不用你出。”

张慎拒绝。

你他妈有病吧,把价格抬这么高?

“张二郎,你莫非不想跟我叙旧?记得儿时,你可是在我家书院启的蒙。”

陶安声音浑厚,故意震荡整个大厅,眼神逼视着张慎,让所有人都为之侧目。

“这张慎怎么不识好歹?”

“陶三郎明显是向张家示好,张衙内也太不懂事了。”

“听说陶三郎在红云寺修炼的是‘大天龙金身’,还领悟出了真力战技‘八方神起’,加上陶家‘春秋鲲鹏气’,佛儒同修,这次必能加入真武派,成为内门弟子!”众雅士小声议论。

眼前这两位都是安州城的风云人物。

陶安,天赋惊人,少年天才,十六岁的元罡境武修,家世不比张慎差。

甚至在许多文人眼中,南玄王朝与士大夫共天下,武夫天生下贱,只配给文人看家护院。

张慎,粗鄙武夫之子,仗着张经略的势,纨绔浪荡,行事常常令人不耻。

两者也能放在一起比?

“我这次回来,参加真武试炼,势在必得,如今广邀昔日好友,是为了从中主持大局,好给大家谋个前程。”

陶安声音浑厚:“你若拒绝我的好意,过几日参加试炼,我便不能护着你啦,否则别人会说我偏帮外人,处事不公。”

看着他的神情姿态,张慎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另一个张二郎。

那种高高在上,一切都要受我掌控支配的姿态。

你不接受,就是与我为敌。

“我出十万零一两……还有,我父亲不让我跟傻子玩。”

张慎说完,转身走向柳如意消失的回廊。

主持大局?帮我谋前程?你怕是在说梦话吧。

你安州陶家,还没有资格站在实力地位的角度,让我过去给你的跟班。

“嗯?”

陶安盯着张慎背影,似乎没想到张慎会拒绝。

沉吟片刻,突然失笑:

“张慎,一个纨绔,不识时务,更不懂得张家现在的局势已经是危若累卵,罢了。”

陶安兴味索然,带着几个好友离开书寓,大厅里立刻站起来二三十人,跟了上去。

见到这一幕,众多想要看‘陶安拳打张衙内’戏码的文人雅士,很是失望。

张慎拐了两道弯,脚步忽地一停,对小六子耳语道:

“将遇到陶安的事,告知大总管。”

“是。”

小六子领命而去。

张家和陶家之间的龌龊,张慎管不着,也不想管,他只需要做好本职工作就行。

当下最重要的事,还是炼神变强。

……

出了书寓主楼,张慎一路追到一栋雅致绣楼中。

终于在芳香馥郁的暖阁内,堵住了身怀绝技、一脸惊慌的柳如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