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东京汴梁大发展77(2 / 2)

而且有些热门的岗位还出现了排队争抢的局面,这里主要是林长生给的待遇实在是太好了,因为为了赶进度,现在各个项目都是分段同步进行。

三班倒二十四小时都持续施工的,每一班的工人基本三顿工作餐管饱,另外还有十元粮票左右一天的工钱,这可是三皇五帝到如今,头一回有这么好的事情。

要知道以往隋唐时代的工程基本靠服徭役的农民负担,不但一去就是半年,而且没有工钱,还得自带干粮。

隋炀帝就是喜欢干这样的事,毕竟谁不喜欢白嫖呢?老百姓敢怒不敢言,最后忍无可忍造了他的反。

林长生搞的其实就是大基建,大基建一搞首先带动的就是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林长生兴建外城,在外城中很多土地以前就是荒地,但是突然修建了外墙,那么这些原本的荒地,就瞬间变成了香饽饽了,毕竟外城每一块地都是有规划用途的。

这样就催生出了第一批拆迁户,其实每个世界都一样,你要搞大基建,最先富起来的就是最早拥有土地的人,哪怕他们只是在荒地上搭了一个窝棚。

这些原本只是在荒地上搭了窝棚的家伙,由于得到了衙门的补偿款,有的就进了内城做了小买卖,有的直接拿钱花天酒地了。

另外这几年汴梁的房价也是在疯狂上涨,林长生还到专门的牙行去看过。

林长生刚来汴梁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是叫汴州,在内城黄金位置的一栋二层小楼,标价是三万粮票。

但是现在过去不到八年时间,同样位置的房子,现在牙行给出的报价是三十万元粮票,过去八年东京汴梁城的房价就飞涨了十倍,而且这种上涨的趋势仍然没有任何放缓的趋势。

特别是随着汴梁城相对于其他各个城市的规模优势越来越明显,人口流入规模在这几年是越来越大,几乎每个月都有数万人从各地涌入汴梁城。

现在汴梁城的人口规模经过初步统计已经超过了四百万人,而且这个人口流入的趋势还会保持很长的一段时间。

因为汴梁城的大基建在未来还会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主要还是因为现在科技落后,全部依靠个人劳动,所以对人的需求就特别大,逢年过节的时候还会出现短期的用工荒。

那个时候工价都会有所上涨,当然这也是林长生愿意看到的,他不愿意再打仗流血了,所以就想依靠经济手段把天下间年富力强的人都吸引到汴梁周边来。

因为这年月,交通极度不便,很多人一辈子都不会离开出生地三里范围,所以能够远离家乡赶赴汴梁城的都是年轻力壮的,老了也是赶不了路的。

当然这也是和现在天下大乱有关系的,如果在承平时期,没有官府开具的路引是谁也不能随意迁徙的,所以,哪怕汴梁城再好也没用。

这里主要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控制,如果农民都跑了谁给他们种地,农民其实和土地一样都是地主的生产工具。

唯一能让农民摆脱地主阶级控制的机会,就是天灾人祸,农民起义,所以一般大规模人口流动都是发生在王朝末日时期。

汴梁能成为这个时代的超级大都市,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天下分崩离析的局面,如果天下太平大部分人也不会离开农村的土地,去城里谋生的。

所以,很多事情并不能光看表面,天下大乱之后才有大治,林长生想完成这个时代的城市化,就需要乱世带来的人口流动,让汴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大都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