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梦·长眠117(2 / 2)

抽离剑鞘,剑身约四尺长三寸宽通体雪白,不足一厘宽的剑刃略显淡蓝,整个佩剑保养的极好,光洁的剑身可以反射出人的影子,剑刃锋利,触肤可破,就算是不识货的人也可以看得出来是一把品质极佳的宝剑。

将剑收回鞘内,放在一旁,凌朔看向了原本就在宝剑旁边的白色玉石简卷,将其展开,四个大字映入眼帘,嘴角轻开,下意识的念了出来:“《剑鸣九歌》。”

运转着《归心无相决》,为其注入了一点气源,原本白色的玉石渐渐散发出了一层银色的光,凌朔内心一喜,银色的光就意味着,这是一卷超凡地宗级别的武技。

随着银光布满整个玉石简卷,小块玉石上陆续浮现出一些纹路,当三层刻纹被全部点亮,凌朔的眼前一黑,意识被吸入到了卷宗中。

幽黑的玉简空间内,腾起一阵白色的浓雾,看着雾气上面的字,凌朔默默的念了出来:“一鸣-破风奏。”

随着凌朔声音的落下,白雾汇聚成了一个小人,小人举着剑在黑暗的玉简空间轻舞,一阵破风之声,小人瞬间突到自己眼前,随后又化成了一阵白雾。

“二鸣-白鸟吟。”

“三鸣-春雨苏。”

“四鸣-夏浪溯。”

看着眼见堪比回马枪的澎湃一剑,凌朔心惊胆战,每一个招式用完,便都会变回原来的白雾,直到凌朔念出白雾浮现出的下一个招式:“五鸣-秋风瑟。”白雾才会变成小人为自己演示凌厉的剑式。

“六鸣-寒霜落。”

雾影跳入空中,单手持剑,空中全是剑影,白茫茫的一片,就好像霜雪飘落而来。

“七鸣-幽凤啸。”

每一个剑招结束,下一个剑招都会更强。

“八鸣-天龙吟。”

到了第八招,凌朔已经有些不敢相信,剑式可以做到,动分天地的境界。

怀着激动的心情,凌朔念出了白雾上浮现的最后一式:“九鸣-剑离歌。”

雾人手中的剑轻震,各种声音呼啸而来却又什么都未发生,直到剑式结束,凌朔也没看出来这最后一剑究竟做了什么。

随着《剑鸣九歌》九鸣剑式的结束,凌朔的意识也被玉简放了出来,凌朔虽然分辨不出这套武技的具体等级,但肯定位于三宗之中的超凡地宗。

武技分为三宗三卷十二级,《剑鸣九歌》是白卷,说明其是精气卷的武技,注入气源会散发银色的流光说明其属于超凡地宗,虽然可以通过亮起的刻纹复杂程度看出来品级,但凌朔实数没什么经验,毕竟逍遥人宗卷,大多开头都会写的清清楚楚是什么品级的武技,像这种地宗的卷轴,凌朔也是第一次见。

不过有一点,凌朔很清楚,他刚才并非主动进入武技的灵介玉,而是被武技《剑鸣九歌》将意识拉进了源授。

这还是凌朔第一次接受到地宗的武技,也是第一次接受早有耳闻的神奇技巧-源授。

源授,其实就是前人用来传承自身武学而研究出来的一种授教的方法,大致为三个等级。

三等源授:源入内境,简单地说,就是教学方法,进入学习者的脑海,演示了一遍。

二等源授:意入源境,就是说学习者的意识进入前辈留在灵介玉内的本源空间,这种授教方法,可以让学者感受到前辈创造此绝学的意境。

其实,意入源境还细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学习者主动进去灵介玉内的本源空间,另一只则是凌朔刚才亲身体会的那样,学习者的意识被武技或心诀主动拉入前辈留在灵介玉内的本源空间。

至于区别,只能说前辈投入的心血不一样吧,后者的武学意境会更强一些。

一等源授:术入魂魄,这种教学方式,类似于手把手教学,武技或心诀会直接留在学习者的心海内镜,使用的时候会像本源循环一般,由制作者的预留意识牵引着使用者的动作,当达到一定的熟练成度,牵引才会散去。

虽然不能说用到的源授技术越高超,武技或心诀就越好,但可以肯定,能用高超的源授技术制作灵介玉的卷宗,武技或心诀又怎么会差呢?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