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学神”(1 / 2)

周日当晚晚自习公布成绩,周宇史地政全是及格分60,物、化、生、数学以及鹰语全部满分,国文由于作文交了白卷,最终只得了80(不及格)。

而在成绩公布之前,周宇便被班主任牛犇单独叫到了办公室,对于班里的优等生们,老师们都是相当宽容的,因此周宇刚刚走进办公室,牛犇便让他先在自己身旁数学老师的座位上坐好。

“周宇,你家是咱们本地的吗?”

“我爸妈都是京漂,我老家LJ省的。”

“哦,这出门在外的,都不容易,我老家也是外省的,在这边教书后才在本地成的家。”

闲唠了几句家常,牛犇轻咳一声,终于步入了正题:“周宇啊,你这孩子在学习方面确实很有潜力,我们也都觉得你这孩子值得培养,可你得知道,国文这一科也占了一百五十分呢,考得不好的话很拉你总成绩的……”

“老师我知道,我对国文这科不反感,就是感觉这次考的作文题目不太好写,然后就干脆空着了。”

对于牛犇的试探,周宇不得不如此敷衍,他总不能说自己就是觉得分数够用所以懒得写吧?

牛犇教书二十多年了,期间在他手底下考上京华的学生也有那么两位,对于这种尖子生,严令督导人家学习是没用的,人家爱学自己就学了,更何况周宇除开作文之外其他题型答得都很好,这说明周宇压根不是不会写,兴许人家就是想控控分罢了。

想及此处,牛犇沉吟一声:“老师我对你也没别的要求,下次月考,你把作文写满就行,不会写就随便凑凑字数,能做到吗?”

周宇点点头示意没有问题。

“另外呢,所有科目有什么不会的,随时来办公室找我们,我听你们宿舍的人说你中午在宿舍都不午休,一直看书学习,这点很好,但你平时也要好好休息,累了适当放松一下,生活上遇到什么难处也可以来找我,老师肯定会尽可能地帮你。”

“谢谢老师。”

办公室的门忽然被人推开,数理化三位老师一边闲聊一边走进办公室,周宇起身想要给数学老师“秃顶刘”(学生私底下给起的外号)让座,刘老师摆摆手让他继续坐好,随即也开始讲一些勉励的话。

被磨叽了好半天,周宇才被放出办公室,而在晚自习成绩公布后,周宇理科六科加起来排全班第六,但班里任谁都清楚,周宇才是真正的第一——几乎每科考试周宇都是提前半小时交卷,考国文时这厮更是足足睡了一个多小时,在这种情况下理科除国文之外全部满分,属实有些离谱。

周宇之前确实是打算低调控一下分,无奈近些天辛世纪越发肆无忌惮起来,二人的关系迟早被各科老师甚至她爸辛大陆发现,想要获得“早恋豁免权”,周宇唯一的方法便是成为年级最拔尖的学生,一方面能让各科老师们对他更为宽容(前提是下次考试成绩不下滑),另一方面也能在辛世纪父母那里留下一个好印象。

辛世纪理科六科成绩加起来排全班第二十,这点倒是周宇没料到的,但仔细想想,开学第一个月很多学生都没太进入学习状态,而辛世纪几乎每周都要被考三到四次,加上第一次考试出题都不算太难,只要知识点熟练掌握就能拿到不错的成绩,这两点综合一下辛世纪考到这个排名就显得理所应当了。

辛世纪作为班长自然是第一个获得成绩单,看到自己的理科排名之后便兴高采烈地来到周宇身旁炫耀起来。

周宇拿起成绩单装出一副震惊地模样,随即温柔地鼓励了几句。他并不想在这种时候说些“别高兴的太早,继续保持”之类的丧气话,免得打击到辛世纪在学习方面好不容易建立起的那点信心。

将成绩单贴在墙上后,辛世纪毫无顾忌地拿出手机拍了张照片在QQ上给自己的父母发了过去。辛大陆向来将自己的独女视若珍宝,收到消息后自是一顿猛夸,又答应将上个月攒下的几百元私房钱全都给辛世纪当奖励;白敏茹却是对自己这个女儿再了解不过,但考虑到女儿假如是靠作弊考的这个成绩应该也不会跟她炫耀,因此白敏茹第一时间便想到了周宇身上。

“周宇考得怎么样?”

辛世纪就等着自己妈妈问这句呢,点开提前拍好的图片,辛世纪立刻给白敏茹发了过去。

“看来周宇还真跟你说的一样是名学霸,成绩方面你妈我这边暂时算他过关,但你也要答应妈妈不许骄傲,继续跟着人家学,并且交往时掌握好尺度知道了吗?”

“好!”

“你爸那边应该也知道你的成绩了吧?到时他给你多少妈妈这边也给你多少当奖励。”

“妈你确认不是想借着我套出我爸藏了多少私房钱?”

消息发过去后,白敏茹过了许久才给辛世纪回了一句:“处对象就是不一样,都开始长心眼了。”

“……”

在高中的优班里,成绩好的学生就是香饽饽,不仅是各科老师,班里绝大多数同学也都会对其另眼相看,毕竟谁都有不会某道题的时候,比如晚自习第一节下课,班级里就有不少学生围到周宇身边让他给讲讲错题。

坐在周宇身旁的辛世纪感觉自己有些碍事,正要跟赵倩倩她们出去说会儿话,周宇便伸手将她拉住。

“这道题世纪你来讲。”

“我?”辛世纪顿觉有些慌,但在周宇的眼神鼓励下,她还是看了一眼周宇递过来的试卷。

“是这道题啊,简单,题目中说的是……”

周宇平常考辛世纪时偶尔会设置一些比较难的题目,虽说辛世纪第一次一般都做不出来,但周宇总会给她耐心解释,隔几天再出个类似的题让她做。久而久之,辛世纪脑中的题量增长了不少,假若考试中出现类似的题目,辛世纪便会条件反射般利用之前做过无数遍的解法将答案推导出来。

题刚讲到一半,周围那些好学生们便已经知道他们做这道题时陷入了哪些误区,于是一个个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辛世纪看到他们的模样内心颇为受用,于是又眼巴巴的看着周宇,希望他再找出一个类似的题目让她来讲。

直到第二节晚自习预备铃声响起,周宇身旁这些同学才陆续离去,辛世纪似是有些意犹未尽,竟然主动拿出试卷向周宇询问最后两道大题,想要弄懂后再去讲给其他同学听。

这种态度虽说沾了点虚荣,但完全值得肯定,周宇不怕辛世纪问题太多,他只怕辛世纪不求甚解,那样的话他便只能使用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到了高三时效果必将大打折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