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季府(1 / 2)

一行人走在大街上,朝着季府而去,路上的行人很稠密,很是热闹,这就导致马车走的并不快,两人便坐在马车里又闲聊了起来。

“季兄,冒昧的问一句,你家做的是什么生意?”刘宇好奇的问道。

季澎轻笑了一声,若是一般人这么问他话,他指定会觉得此人没有礼貌,不过眼前这位刘公子吗,毕竟来自南洋,化外之地不通礼仪也能理解:“呵呵,不瞒刘公子,皖南多茶我家做的自然是茶叶生意。”

刘宇点了点头:“原来是做茶叶生意啊,这可是大宗贸易,那季兄,若我真能弄来玻璃器具,你有渠道贩卖吗?

“呵呵,刘兄且宽心,我等徽商遍布全国,经营货物之广,只要刘兄的琉璃质量好,根本不愁销路!”说起徽商来,季澎的神色甚是倨傲。

不过他也确实有骄傲的资本,皖南地处‘吴头楚尾’属于边缘地带,山高林密,开发较晚,搁汉代以前这就是蛮荒之地,直到晋末、宋末、唐末三次移民潮,北方迁移了大量的人口到皖南地区,可这么一来,人多山多,可供耕种的地却很少,怎么办?经商便成了一条出路。

徽商的经营范围很广,涉及行业有盐、粮食、茶、木材、典当、棉布、丝绸、纸墨等等,遍布全国与晋商齐名。

二人一边聊着,很快就到季府门前,季澎笑了笑:“刘兄咱们到了,且随我下车。”

马车停下,刘宇刚走下马车,季府大门前就有两个小厮迎了上来,弓着身子给季澎见礼,季澎则是端着架子点了点头。

等众人跨越宅门,来到外院,季澎停下了脚步:“黄二,这位是刘公子,身后的那三位是刘公子的家仆,你速速带他三人去洗漱一番,安排一桌酒宴。”

季澎对着其中一个小厮吩咐了一句,便拉着刘宇的胳膊,就往二门里进,口中还不停的说道:“来来来,刘兄且随我去换身行头,待会去拜见一下家父。”

刘宇被季澎拽着往里进,眼见着吴阿大三人都看着自己,一幅听候指示的模样,他赶紧出言:“就听季公子的安排,你等先去洗漱一番,吃点东西。”

三人这才点了点头,跟随着黄二停留在了外院里。

季府是个三进三出的大宅院,事实上明代的大户人家里都是这种布局。

这所谓的三进三出,第一进院落是指府宅大门与二门之间的区域,也被称之为外院,外院靠墙的这一面有一排倒座房,家丁与仆役多居住在此,这个院子一般也做为待客空间使用,正常情况下,客人进是不可以进入二门(垂花门)的,除非宅子主人亲近的访客,或者是客人的身份特别尊贵,才会被请进内院。

内院也就是第二进院落,是二门与三门之间(三门不一定是门)的区域,也是三进宅院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块,这里是家族成员生活的区域,家中长辈及子嗣都住在这里,长辈住正房,晚辈住东西两边的厢房里。

而最后第三进的院落,是在正房的后面。因为这个位置在全院中最隐秘,所以一般由家中的女眷居住(包括丫鬟),也就是所谓的内宅(皇帝的后宫同理)。欧阳修的那句:‘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说的就是三进三出院子的最后一进。

当两人走入内院的时候,正见一名老者疾步迎了上来:“哎呦!少爷!少爷您可算回来了!”

季澎诧异的看着老者,问道:“怎么了周管家?是不是府中出了什么事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