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目标宁国府(1 / 2)

吴阿大不敢怠慢,急忙回答:“刘公子,这里是宁国府城的北边,再往南将近一百里路,就是敬亭山,穿过敬亭山就到宁国府的府治了,算是这周围最大的城池了。”

刘宇微微皱眉,狐疑道:“宁国府?不对啊,你们不是大同镇的军卒吗?怎么跑到了这里了?从地域上来说,这是连跨了黄河和长江,就直线距离起码2000公里,也就是4000里路了吧?”

吴啊大脸上有些尴尬,赵二虎脸色通红,反倒是吴三驴一副无所谓的模样,讪讪解释一声道:“刘公子有所不知,俺们是军户,如今当了逃兵,大同镇是肯定回不去了,可北边又在闹流贼,时不时还有鞑子入关,实在是安生不得,北边地界上这些年又是蝗又是旱的,实在是养不活人,真要待在那边,像我们这种逃卒,要么就从贼(流贼),要么就落草为寇,更有甚者则是翻过边墙到北边投了鞑子。”

缓了口气,他有继续道:“可俺们家也算是为朝戍边,世代忠良,虽然此次当了逃卒,可那也是事出有因,当年俺们在大同也是杀过鞑子的,甚至连那关外的建奴也杀过两个,也算是顶天立地的爷们儿,咋能做那些给祖宗脸色抹黑的事情呢?”

吴三驴一番话说的是正气凛然,如果不是因为吴阿大与赵二虎脸上尴尬的神情,刘宇真的就信了。

“哦?这么说来,你们几个以前还杀过建奴?”

刘宇有些好奇,他好歹也是大学生,明末的历史他还是有所了解的,那白山黑水间的女真建奴是多么的骁勇善战?

眼前这个瘦的跟猴似的吴三驴竟然还杀过建奴,这着实让他大吃一惊。

听刘宇这带着质疑的问话,不等吴三驴回答,赵二虎瞬间激动了。

“公子,不是小的吹牛,那关外的建奴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小的以前是王总兵的选锋,跟建奴也见过仗,崇祯九年,六月,建奴从喜峰口、独石口入关,王总兵率领我等驰援,那一战斩敌千余,俘获一百多人,要俺说,那建奴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当时很多人吹,说什么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可让小的说,也就那样,一刀砍中了脑袋也会死,只不过建奴都是身批双层甲胄,俺的刀子砍死一个就崩口了,不然俺至少能拿下三个脑袋。”

赵二虎唾沫星子横飞,说到兴奋处,甚至还手舞足蹈比划着,看那神情到是不像假的,只是说到最后,他的神色开始落寞:“可惜了,尽管如此,俺们最后还是败了,平白让建奴掠夺了不少财货,人口,粮食出关,小的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败,明明...明明俺们不惧生死,奋勇杀敌,俺大,俺两个弟弟都死在哪一战......”

吴阿大接过赵二虎的话茬,继续说道:“刘公子有所不知,二虎他大,与小老儿乃是连襟,那一战小老儿也参加了,小老儿的另外两个儿子,也就是三驴的两个哥哥,也死在了战场上,唉......”

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老囚之子,爱新觉罗.皇太极正式称帝,改元崇德,是年为崇德元年,正式改国号为“大清”,改族名为“满洲”,定都于沈阳改名为盛京,众臣上尊号“宽温仁圣皇帝。”

同年的六月,新鲜出炉的大清皇帝皇太极,派遣他的十二弟和硕贝勒镶白旗旗主爱新觉罗·阿济格进攻大明,阿济格绕过山海关,发兵分三路从喜峰口(今河北迁西县境内)、独石口(今河北赤城县北)入关,明巡关御史王肇坤拒战,兵败而死,随后明军退保昌平(今北京昌平),清兵再侵居庸、昌平北路,大同总兵王朴驰援,击斩一千一百零四人,俘获一百四十三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