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项目招标(2 / 2)

3Dmax社区也不是庙里的许愿池,不是投几个钢镚就能求啥得啥的,最起码这得符合一下最基本的生产力。

要求做出一个从游戏里看,能带人飞,金属材料却能像鸟一样灵活自如地展开收拢趐膀的仿生学人造翅膀,真属于是有点科幻了。

宋总得要求也仅仅是看上去像就可以,哪里还像这似的,又能折叠又能开合的。

所以这单子一看就是外行人引领内行人搞出来的,3D打印技术确实是在每天创造不可能,但也不是啥都能创造出来。

按照发布人的要求,这个小翅膀满足80%的设定结构还原动作,属于是impossible,单单一个折叠开合的动作,都已经足够令人头疼的了。

最后能满足40%不错了,还是不考虑设定外形的情况下。

机械装置视觉上的活动反馈,离不开众多精细的开合机构,但是让金属翅膀像鸟一样展开铺展,这个难度系数就已经呈现指数攀升。

这对于建模人属实是有点超纲了。

……

画了一下午草图,于诉做了几个方案,但是不出意外地又陷入了沉思,有几个结构效果他并不满意。

头脑风暴鏖战一个多小时后,在傍晚的黄昏下,于诉按照习惯跑到阳台点了支烟,一边望着天,一边摆弄着手边的哑铃。

这可不是一般的哑铃。

这是昨天于诉使用特质【坚持】附魔后的“锻炼哑铃”,他为了一项初级【坚持】的特质,硬生生地连做了五十个蹲起,这才勉强拿下。

直到现在,腿还是软的。

但是这个特质却很不一般,附魔物体后,可以提升使用者的耐久度,用在哑铃上就是增加锻炼时的肌肉耐受度,活跃肌群,简单讲,有点像是经验道具似的。

于诉昨天只练了10分钟,现在手臂上的肌肉线条就已经若隐若现,这对于一个肥宅来说,简直是减脂增肌的利器。

只可惜初级【坚持】的效果只能维持3次使用间隙,从抓起哑铃到放下,这都属于是一次效果生效时间。

物以稀为贵,他现在真的有点明白打印机之神的良苦用心了。在摸索中,于诉对于特质的掌握,也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

掐表算了下时间,距离下次打印机赐福还有1个多小时。

把烟灭了后,于诉没舍得放下哑铃,反正哑铃也不算大,他就这么拎着哑铃打算出门散散步。

远处天边已经有了一点灰蒙蒙的滤镜,于诉租住的这个小区属于是国企单位住房,低层小户型,因此生活节奏相对较慢,住户大多都是些退休的老头老太太。

晚上温度已经带着些许寒凉,于诉就这么举着个哑铃慢悠悠地走,如果此刻再下点雨,那就颇有一种雨夜杀人犯的感觉了。

小区并不算大,在于诉锻炼到第二圈的时候,他碰到个熟人。

路边一穿着藏青色呢子大衣的老大爷操着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喊住于诉。

这是于诉的棋友,夏天凉亭棋桌旁的定点NPC,叫洪海涛,辽省人。九几年从沈飞调西航来的,在西京工作了小半辈子,退休前职位不详,在小区颇有威望。

于诉能跟他认识,纯粹是因为刚搬过来的时候,他闹过的乌龙事件。

那时候于诉业务繁忙,成天窝在家里敲敲打打,偶尔还散发点不明气体,玩模型喷漆有点味道,懂得都懂。

可能是当时于诉表现的太过于神秘了,以至于隔壁对门老太太误以为他是个什么研究化学的炸鸡爱好者之类的危险分子,就差callhename海森堡了。

毕竟想想也正常,谁家好人白天晚上不熄灯啊,快递包裹进进出出的,有时候甚至快递小哥上门来收件,一麻袋一麻袋往外拉。

确实不像是干啥正经买卖的。

像是搞灰产的。

然后,没有任何悬念。

对门老太太callpolice了。

叔叔们来的时候,甚至都没敢让居委会这群大爷大妈们跟着上来,毕竟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等于诉开门的时候,他还戴着喷涂作业的专业防毒面具,整的跟那个生化奇兵似的,就差被当场按那。

简直是戏剧效果拉满。

后来叔叔了解一番情况后,于诉出示了自己的学生证身份证,又给他导员打了个电话核实身份,这才把误会解开。

后面跟居委会打交道,介于邻居们的环保诉求,于诉认错并积极配合,加装了排风扇,将喷涂管道接到厨房排风管道里,解决了外散异味问题。

可能是于诉处理问题比较得当,又或者是认错态度比较好,于诉由此借机会认识的老洪。

两人互相了解后,关系一直都还不错,空闲的时间,于诉也会去亭子找他杀几盘。

去年他过生日,于诉送了一架高仿航模,老爷子笑的合不拢嘴。正所谓男人至死是少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候就这么简单。

放下哑铃,于诉走过去。

“小于,你知道【小爱】是谁么?”

老洪一开口就是个谜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