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五、李贤85(1 / 2)

“如果真有好货,在下也想开开眼界。”朱棣微笑着从怀中掏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当然只是让对方看看自己有实力,随后便又把银票收回。

姓李的那人不住地望向金成荣,那姓金的倒也淡定,慢条斯理地喝了两口茶水,才应道:“这位兄台,我们还是萍水相逢,现在我连你贵姓也还不知,汉人做生意可也不是这样吧?”

“哦,哈哈,是在下孟浪了。在下姓朱,关内人事,也是想带一些好货回去,请金兄赏脸,给在下开开眼界。”

两个朝鲜人也只是稍作寒暄,并没再往下谈的意思。朱棣也不尴尬,又捧起茶杯灌了一口,从怀中掏出一个银锭,约莫就是十两大小。与关内以铜钱和宝钞为主的市场并不一样,大明关外流通的货币多是铜钱和银子,金属货币是硬通货。

朱棣掏出了银锭,微笑道:“两位也是行家,这看货要诚意金,在下也自然是知道的。”

“哦,呵呵,原来朱兄也是生意场的老手,金某失礼。”姓金的见了银锭,原本没什么表情的脸上,立时堆满笑意,拱手称兄道弟,一边向着姓李的朝鲜人打了个眼色。

姓李的伸手把那银锭接过,回头向着掌柜喊道“掌柜的,把酒菜送到房间里去,要快啊。”原来这两人就是住在这家酒坊。

二楼的房间清静了很多,几乎听不到下面酒肆里面的吆五喝六。那金成荣先从怀中掏出那个刚刚在当铺里面被朱棣见过的锦盒,盒子里自然就是那株曹鼐所说的老山人参。现在靠近了看,一阵带着苦涩的清香,从鼻子直冲脑门。“这老山参果然是上等货色,恕在下直言,这老山人参其实并不愁卖,为何又要上当铺呢?”

“不瞒阁下,这建州左卫,是朝鲜到关东最近一处卫所,这里人流兴旺,松花江,鸭绿江,水路网系发达,附近各处部落族群都会来这里互市,可正式的互市税收奇高,这人参就是每五税一。如果放在当铺,也就是二十税一的水平。”

“可那当铺断当后拿出来卖,不是又会亏了税吗,谁又敢收呢?”

“我们作为朝鲜人,就是每五税一,可当铺是汉人老板,他们断档后开卖就是二十税一。”

朱棣听了略有所思,沉吟一会后又继续问道:“哎,两位远道而来,不会只有这一支人参吧?”

“朱兄眼光不错,在下也给两位看看我们朝鲜的特产。”

那姓李的朝鲜人,从床底下捧出一个起棱起角的大包袱,看起来里面还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锦盒。逐一打开后,居然堆满了整张桌子,朱棣是看的都有些目瞪口呆,足足十三个盒子,除了老山人参,还有像芋头大小的何首乌,两尺多长的鹿角,两副缝制极其精细的水貂皮手套,很明显就是女子所用。

朱棣心中欢喜,可脸上却是一副为难的样子:“两位的货确实是不错,可也并不是关东没有,你看着首乌,虽然块头不小,但上次我在辽阳城就见到过不少比这还大一圈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