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废立(1 / 2)

朱祁钰一时间手足无措,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他想逃回宫中,却被金英紧紧拽住,动不得分毫,只能一直矗立在御阶上,接受着大臣的拜贺。

“怎么这么热闹?各位大人在这里耽误了这么久,就没人去城池上看一眼瓦剌人?”没有黄门太监开路,孙太后身穿朝服,只在两个宫女的搀挽下从正门进了武英殿。

众臣正在愕然,太皇太后也是一身朝服,从正门进了武英殿。内阁次辅陈循皱了皱眉,心如电转,想到了一些东西。

“我在后宫,不问朝事多年,忽然听你们在喊万岁,这是咱们的正统天子回朝了吗?”太皇太后杵着手杖,略微佝偻着瘦小的身子,可一说话字字清晰,中气十足,殿内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群臣中好事邀功之人三三两两同声道:“禀太皇太后,正统天子蒙难,国不可一日无君,内阁大学士苗衷奏本佣立新君,臣等附议!”

“都附议是吧?”

“臣等都附议!”各大臣异口同声。

“那我要把你们都拖出去砍了,你们还附议吗?”

“太皇太后——”几个御史正准备反驳,被几下沉重的撞击声给打断。

太皇太后张氏,在正统初年也和三杨内阁一起辅政,对这个朝堂熟悉的很,这殿中大臣,当年有一半也跪在自己跟前。

这时候的张氏,用手中拐杖用力杵打着地上的金砖震慑群臣。

“废旧立新,从来都是大逆不道,你们谁是霍光,谁是董卓?”

偌大一个武英殿,立时鸦雀无声。

“拥立新君,就是一个新朝的功臣,谁人不想?可是国无二日,你们可曾想过二龙相争的局面?”

百余大臣,俱是哗然,于谦心中暗暗赞道果然不愧当年被称为女中人杰的张皇后,这是把拥立新君的最大的风险,一语中的。

“可是现在大敌当前,国君失踪半月有余,大明不能有这种抛弃社稷而不顾的君主。你们如果铁了心要拥立新君,那就让我这半截入土的老妪,先废了那不成器的孙子。”

群臣愕然,这太皇太后,是在给自己除了后顾之忧啊,如若正统天子没死,出现在新立的皇帝眼前,二龙相争,作为人臣无论如何站队都是死罪。可太皇太后现在先废旧帝,再立新君,于法于理都是说得通的。各人想通关键之处,心中大觉欢喜,既有了拥立之功,又去了后顾之忧,一个个都发自心底地高声称颂:“太皇太后英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