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残军(1 / 2)

“朕,敕封王贵为永清伯,梁成为永平伯,世袭罔替,食邑三百。”永清卫和永平卫,都是在京城附近,朱棣也是有着魂归故所的意思,不止是梁成王贵二人,旁人也同样听得出朱棣所指,心里都不是滋味。

明军各营左右调度,瓦剌人也是看得清楚,不过他们也只是围而不战,各个大营前面都挖了又宽又深的壕沟,很明显就是要把明军围困在这里,而且他们判定明军一定不会从北面撤退,或者说北面一定有同样强大的兵力会把明军堵死在山中。

朱棣昨天第一批派出的斥候已经回报,山路崎岖,但骑兵还是可以行走,辎重车辆是不行了,不过一路上直到出了山,都没有发现埋伏和异常。到了下午,各部军队调派就绪,按张辅的安排,安排断后的五万人举起了两倍人数的旗帜,各出大营列阵,各队身后都有千余人拖着各种扫帚犁耙甚至是大捆的草料往来飞奔,扬起的沙尘和旗帜遮盖了身后出营往北的部队。

虽说这五万是老弱,可从明军三大营中调拨的精锐,纵使老弱又能弱到哪里去呢。瓦剌人这里也不过七八万众,张辅在中军不断发令,誓要把这瓦剌太师给咬下一块肉。

蒙古太师也先好奇这已是强弩之末的明军,还会搞出什么招数,抬头看见的却是扬起到半天高的沙尘,从藏在沙尘之中若隐若现的旗号估算,大明皇帝的十万大军正躲在尘土中设好了埋伏。

瓦剌各营瞬即陈兵出阵,与这隐在烟尘中的明军隔远对峙。荒野风大,而且风向时常变化,那明军制造的烟尘,自然也没有挺住多久,在一阵突如其来的狂风猛然消散。仅仅五万人的明军步骑,马上暴露在瓦剌人面前。

东,西,南,瓦剌三面大军齐刷刷结阵前行,张辅,王贵,梁成三部也一步步往后退,明军各个大营也陆续燃起冲天的火焰。火借风势,风向乱窜,带起的火苗就像一条条舞动的火龙,往四周撩动着炽热的爪牙。

相映之下,土木堡上已经几近熄灭的狼烟烟柱,显得犹如弱女子一样纤细。

在北面的入山小路前,数万明军结阵,把几个进山的隘口和山路,堵得严严实实。漫天沙尘烟火之内,刀光闪烁,几骑快马奋蹄冲出,嚣张的瓦剌人,口中吹着呼哨,手上弯刀挥舞,拨落几根飞到跟前的羽箭。

距离太远,明军的箭雨落下时已经势弱,加上逆风而至,即使没有被这些骑兵的弯刀打落,也难以伤及敌方分毫。

瞬息之后,越来越多的骑兵,紧随这几骑快马身后冲出烟尘,来自草原上的骑手,口中怪叫,在马背上左右翻跃,看似在躲避箭雨,实则是在蔑视着前方只能站桩一样杵在地上的明军。

待这些瓦剌人又冲近几十步,却看到了一生中最让他们惊恐的场面,原本在前面胡乱放着箭雨的明军箭手已经不知去向,顶在前线的是三排摆好架势的火铳手。早被风沙迷茫视线的骑兵,当看到那黑洞洞的铳口中喷射火苗时,瓦剌骑兵群内已是一阵阵惨叫接二连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