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土木堡(2 / 2)

朱棣勉力睁开惺忪的睡眼,御辇的车帘缝中,透出几道刺眼的亮光,天已经大亮。方才是梦?还是朱祁镇这小子还在这皮囊之内?朱棣现在无从辨别,只好先把这一场似梦非梦的遭遇先放一旁。

大军已经在土木堡周围扎营,先前派出的一万人马,已经围着土木堡所在的小丘,准备好了鹿角拒马和土墙战壕。小丘上面围着一圈的土石墙,那就是土木堡所在。

“皇上,朱勇已经回军,还有半天的脚程就可以回到中军。”张辅从后面策马赶上,向皇帝附身禀告。一同和张辅赶上来的,是兵部尚书邝埜,年已六旬的老臣,“皇上,这里离怀来城不过二十里,有城墙可守,总比固守在这山丘之上要稳妥,请陛下三思。”

“老尚书言之有理,可怀来城也毕竟是孤城,十几万大军在城内也是有如困兽被束缚了手脚。如果在旷野之中,眼见敌方环伺,这十几万人倒有可能称为狼群,随时可以咬破敌人的喉咙。”

邝埜一时哑口无言,皇上怎么忽然懂得了用兵之法,这种在野外与游牧民族对峙的胆量,自从永乐大帝驾崩后,从未在明军身上见过。

“况且土木堡以南十五里的水源已经被瓦剌占领,难道他们就不会在前往怀来的路上设伏吗,老尚书的想法也可能是瓦剌的想法嘛。”

“皇上英明,可这屯兵土木堡,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法,臣是在是担心皇上安危啊。”邝埜在马上朝朱棣附身行礼,言语中尽是担忧。

“无妨,已经没有比这更糟的情况了,逃了一路,是时候跟那些瓦剌人算一算账。”

从小山丘上往下看,初升的朝阳把这小山在这片荒凉平原上投下一个长长的阴影,十万大军的营帐围在山下,密密麻麻,一群轻骑斥候从辕门飞奔而出,一队队手持刀枪的士卒在营帐间往来巡察。远方在朝阳照射的尽头,蓦然出现乌压压的一片人影,大队军马正漫山遍野地往着土木堡而来,身后卷起一阵灰暗的沙尘。

“是朱勇的部队吗?”

“回皇上,正是。”回话的是樊忠。王振已经被处死,朱棣把驾前护卫樊忠调在身旁。他不喜欢这个时代的太监,王振不学无术,另外还有一个喜宁,在百官面前前狐假虎威,听说还是个女真人,朱棣更是反感,一时也没有籍口把这喜宁怎样,暂时也只好放任他继续张狂,就等他在军中触犯军法后,就有机会一刀斩了。

“如此散乱的撤军,有如营啸,除非是身后被瓦剌人追赶,传令,射住阵脚,让败兵往两旁撤去,令襄城伯李珍,领兵五千,随时准备出迎乱兵之后的瓦剌军。另外马上点起土木堡的烽火狼烟,让居庸关,紫荆关,宣府,怀来,都能知道这里交战。”

“喏——”

望楼上旗号挥动,营寨里面冲出一左一右两队弓手往前面的空地射出一阵箭雨,这是在警示那些溃败的散兵,不能再继续往前了,否则箭矢无情。

“呜——呜——”一阵号角传来,旷野中散乱的明军,离箭雨落地距离还远,却居然在号角声中迅速集结,无论抬着火铳的神机营,还是正在纵马奔逃的甲兵。三通号角,一次比一次急促,数万步骑最后在大营辕门外五百步的地方,居然完成了集结,人马齐整,把刀枪铳口,对准了远方。另一队人数较少的人马,绕开这齐整的军阵,领头一人手举令牌,率军进了大营辕门,那应该就是接应朱勇的遂安伯陈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