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豪”一场慈善盛宴》(2 / 2)

我在绞尽脑汁地咀嚼着这些问题,忽然发现,高昌已经跟着陈文龙来到我们桌前。

他看到于雯时,明显地怔住了,眼神迷离暧昧。

我使劲碰了一下他的酒杯,碰得酒湿了他一手,他才不依依不舍地转过眼睛。

很多女宾含情脉脉嗲声嗲气向高昌敬酒,他春光满面来者不拒,还不时拿出手机记着电话号码。

不一会,他就有些醉了,转身去了洗手间。

我拿起一根香蕉悄悄放进裤子口袋,跟了过去,和他寒暄起来。

我自我介绍道,我是一家公司的老板,最近需要一笔资金周转,朋友陈文龙让我过来找他。

他醉眼惺忪,嘎着气吞吞吐吐地说:“陈文龙的,朋友?那就是我的,我的朋友,好说,都好说,什么都好说,你要用多钱?”

“两百万。”我接受了上次的教训,往大里说。

“两百万,好说,都好说。别人都是三分利,你是朋友,两分八。”

格老子的,小爷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所谓的投资有限公司其实就是放高利贷的啊,怪不得陈文龙不好意思和我提呢。

“那我再回去考虑考虑。”我回应道。

“好,好说,都好说。”他拍了拍我的肩膀,张口要吐。

我赶紧溜了出来,三下五除二把口袋里的香蕉吃完,把香蕉皮仍在了洗手间门口。

格老子的,敢盯上小爷我的女朋友?

来参加婚礼的记者也有不少,光我认识的就有五六位,史杰端着相机拍个不停,还有几位报社老总也来了。

每位记者都收到了一份厚厚的红包。邀请记者必送红包,美名其曰“车马费”,就像上手术台前送医生红包一样,是大家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大部分记者都对此笑纳,不收红包,以后活动就没人“敢”请你了。

甚至还有个别记者会主动索要红包,我们报社以前有个同事,特意买了个红色的皮包。

每次采访结束后,他就嚷嚷:“我的红包放哪去了?”

被采访的单位只好心领神会,乖乖地奉上红包。

我自然也不能“脱俗”,但我把收到的红包都用来资助西部山区的两位学生了,并学习当年的名记邵飘萍,红包照收,文章照写。

陈文龙递给了我两个红包,被我严辞拒绝,“我是作为你兄弟过来的,你要是给我红包,就拿我当外人了。”

“当然不是外人,咱们永远是好兄弟。”他拍了拍我肩膀,走了。格老子的,为什么都拍我肩膀?小爷我的肩膀又不是领导的马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