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可否从轻发落232(2 / 2)

“太尉可有辩驳之语?”李善出声问,无波无澜,不带感情。

长孙无忌出声道:

“听闻,昨日陛下去大理寺监牢了?”

李善滞了一下,问:

“是又如何?”

长孙无忌躬身拱手,平静地说:

“陛下良善,心中一直袒护吴王恪和李元景,房遗爱为了活命,才致使他当廷翻供。

没用的,之前审理,又经过三司会审,事实已经十分清楚,如今翻供,只能说明,此反贼贼心不死,意图冤枉忠臣,搅乱朝堂,请陛下明鉴。”

李善心中生怒,用温和的声音,反问道:

“太尉的意思是,朕没有分辨的能力,随便一个人说些什么,都能将朕哄得团团转,是么?”

朝堂有一瞬间的安静。

长孙无忌低下了头,拱手道:

“老臣不敢,只是陛下良善,容易被女干人利用。陛下一直觉得吴王冤枉,不信他会谋反,这才给了贼人可乘之机。”

李善深深呼吸了两口气,他穿着黑色帝王服的胸膛,很是明显的起伏了一下,似乎十分憋闷,随即面对着群臣,说:

“人命只有一条,既然此案有争议,为防止有冤,朕建议除了房遗爱、薛万彻和柴令武三人死罪。

其余人等一律免死,改判流放,众卿以为如何?”

柳仕站了出来,率先反对:

“陛下……案件已经审理完毕,三司会审也交了结果,如果这都不认,单凭一次翻供,陛下就要随心结案,岂不是将国家法度当做儿戏?”

又是一阵讨论的嗡嗡声。

一旁跪着的吴王李恪已经愤怒的红了眼睛,他浑身都是伤,高声喊道:

“明明是长孙无忌专擅弄权,构陷无辜,臣冤枉!”

李善微微偏过了头,不敢看他……他自责不能救他,多看一眼,就是多在自己的良心上剐了一刀。

可实在是不甘心,他见众人都不说话,于是转而问不时常上朝的老人,于志宁。

他是尚书省左仆射,宰相之一,在文官中,声望仅次于长孙无忌。

“于爱卿,你怎么看?该不该饶吴王李恪和李元景一命?

他们一个是朕的王叔,一个是朕的二哥,平时并无半分不敬的地方,也没有谋反的迹象。

房遗爱翻供,证明此事存着蹊跷,不能从轻发落么?”

于志宁头发都白了,又瘦又小,听闻皇帝叫他,他便从队列里站了出来,颤颤巍巍地看了旁边的长孙无忌一眼。

他见长孙无忌面色坦然,毫无亏心之色,想了想说:

“陛下……老臣以为,还是按照三司会审的结果判吧,如果陛下实在是不忍心,不牵连子孙儿女,便已经是天大的恩泽。

万不可随意免死。要不然,以后谁都敢谋反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