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官价公允178(1 / 2)

要说长安城里哪里有好吃的好玩的,裴行俭已经摸得一清二楚。

两个人已经三四年没见了,科举之后,他留在长安做了仓曹参军,在左屯卫看管仓库。

韦思谦前往应县,做县令。两个人天各一方,经历完全不同,聊起来各自好奇,根本就讲不完。

于是两个人一边说着话,一边步行在长安城的街道上,不知不觉地走了好远,终于在一个偏僻胡同里,找到了一家饸饹面馆子。

那面馆挺大,上下两层,专门只做一碗饸饹面,但是宾客很多,虽然已经过了饭点儿了,但是门口熙熙攘攘的食客依旧不少。

甚至还有许多牵着骆驼胡商进出。

门口的迎客小童,刚刚从客人手里牵过了骆驼,往偏院去栓,一扭脸就看见了裴行俭两人。

他顿时便笑了起来,十分高兴地喊道:

“裴大人,你来了!正好楼上的位置空着呢。”

说着就扭过头对着楼里头喊道:

“裴大人来了,二楼老地方。”

裴行俭伸手拍了一下那小童的肩膀,笑着说道:

“你忙吧。”

说着便转身,给同行的韦思谦做了个请的手势,两个人一边往上走,一边介绍道:

“这家饸饹面挺有名的,但是价格合适,并不贵,从前我做仓曹参军的时候,每个月都会来两三次。

别看它场子大,接地气,一般的勋贵***也没人到这里来,肯定没人知道咱们一起吃饭了,放心吧。”

这话多少有些揶揄他的意思。

韦思谦总是没有个笑模样,有些不悦地说:

“我不是怕跟你吃饭,被人看见了又何妨?我只是不想吃得太贵而已。”

裴行俭无奈地说:

“跟你开玩笑呢,真较真儿。”

两个人上了二楼,直接在一处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

二楼桌子的材质好一些,间隔较远,但是依旧没有隔断,跟楼下也差不了多少,但是因为单价比楼下贵了那么几文钱,所以更清净一些。

裴行俭就着桌上的茶壶,给他倒了水,说:

“我听说,本来尚书省和中书省都给了举荐名单,皆是没有为官经验的功勋之后,是陛下想要重用科举之人,但是又不知道用谁,才问了我几句。

陛下的疑难倒是提醒了我,现在科举之路,缺少个提拔选官的标准和章程,最后都得沦落到举荐制上,对参加科举入仕的人不公平。

所以我最近在研究个公允的衡量标准,等我琢磨好了,就给陛下呈上去。”

韦思谦有些羡慕他的热情,一直默默地听着,看着他,半晌说道:

“你总是这样,不管多不堪的世道,你都能瞧出好来,从未见你消沉失意过,不像我时常扫兴,也没有几个朋友,也就是你还能惦着我。”

“哎,话不能这么说,你有你的好,世上总得有几个像你一样较真的人,这世道才能越发的清明不是么?”

裴行俭倒完了水,就开始剥蒜,剥好了就放在小碟子里,一边剥一边抬眼瞧了瞧正襟危坐的韦思谦道:

“怎么了?做了监察御史之后,事情不太顺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