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朕没什么错。164(1 / 2)

李善及其不悦,心想:

反正道理怎么说都有,但是你们看我年轻,不将我当回事是真的。

拿朝廷的职位做人情,到时候你们推荐成功了,他们记得是你们的好,回头再在朝堂上一齐上折子,胁迫朕的决定?

李善抬了眉眼,在冕旒玉藻之下,瞟了一眼褚遂良,看着他留着的那一把漂亮胡子,直想给他拽下来。

李善收回了目光,端庄坐直了身体,微微扬起了下巴,说:

“又不是选宰相,这些职位要什么大才?再说,这名单上头,也没有哪个能比你褚遂良名头响的。”

他将目光转向了李恪,问:

“皇兄,你的推荐名单呢?”

李恪迟疑了一瞬,上前说道:

“陛下……臣没有写,如果写了,怕被人说结党营私,回头再害了别人,别因为上了我的名单,被人怀疑忠心。”

长孙无忌听闻,用眼尾白了他一眼。也没有出列,高傲地说道:

“吴王殿下当保留此等谨慎,才不负陛下对您的器重。说不定时间长了,大家会忘了殿下的野心劣迹。”

李恪咬了咬腮帮子,没有理他,垂首道:

“陛下,臣惭愧,有什么实务若是需要臣去做,定当肝脑涂地,这推荐人才的事情,臣得避嫌。”

李善听闻,温声沉静地说:

“朝廷五品以上官员,均有举荐之责,该举荐举荐,用不用是朕的事情,皇兄尽管将名册呈上来,无需想得太多。”

李恪听闻,似是松了一口气,这才躬身应了一声“是。”退了回去。

……

……

下了朝之后,长孙无忌又追了过来。

李善微微转过了身,背着一只手,在原地等他过来。

这好像已经是两个人之间的默契了,长孙无忌到了跟前来,直接说道:

“陛下……太宗皇帝在时,如何的优厚功臣,凡是功勋之后,本就有靠着门荫,优先入仕的机会。

陛下今日在朝堂上,拒绝举荐名单的理由,即便是那般想的,也不适合说出来,恐怕会寒了许多人的心。

您想想,在这朝堂上,都是功勋卓着之人,真正的寒门子弟有几个?何必为了那些听不到的人,得罪了这许多人呢?”

李善一步步地往前头走,沉默的听着,长孙无忌就跟在后头,一直说:

“您想一想,隋之所以会亡国,就是因为得罪的人太多,高祖和太宗能赢得天下,就是因为赢得了民心。

当初陛下登基之初,就已经定下了规矩,科举和举荐并存,互相补充,以更好的网罗天下人才。

如果举荐之时,又以科举出身论长短,岂不是堵了举荐这条路,又步了隋朝的后尘?

陛下今天这般言论,恐怕会引起朝臣们揣测陛下的治国方略,引发动荡。”

李善见他说完了,才一边走一边问:

“舅舅还记得马周么?”

长孙无忌愣了一瞬,随即回道:

“当然记得,太宗时期的着名宰相么,臣现在每次上了大街,看着大街上的车水马龙,都能想起他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