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守灵139(2 / 2)

武柔只在上车前,瞥见长孙无忌在陛下车驾前,躬身望着上头说着什么,神色有些紧张,然后便急匆匆地指挥着车驾起行了。

一直到了宫城内,韦贵妃带着后宫诸人前来迎接,她们都下了车,才看见从陛下的车驾上,下来的是太子的背影。

太子明显身形虚弱,下车的时候被人扶着,身子像是晕厥一样,微微晃了一下才站稳了,然后他说了句什么。韦贵妃听闻一惊,着急地连忙上了车驾前去查看,然后,便传出了一阵压抑悲痛的哭声。

然后,那声音从车驾前,像是浪潮一样,从人群中滚动过去,众人的哭声越来越大,越来越远。

那时武柔正搀扶着徐充容从车上下来,看着远处哭声震天的动静,各自僵在了原地,神情渐渐地苍白……

这个时候她们才知道,原来皇帝在翠微宫的时候,便已经驾崩了……

……

……

太宗皇帝驾崩,停灵三个月,是要给各地的藩王还有官员,留够时间前来奔丧,顺便来朝见新皇帝。

新皇帝自然不可能一直在灵堂守着,他要面见各地官员,要处理政务,只会在夜晚每天固定的一个时辰时间,安安静静地前来守一会儿。

其余的时候,都是后宫嫔妃们和皇室宗亲,披麻戴孝,按照规矩轮流哭丧守灵。

这一天,武柔排在夜里。

已经过去两个月了,该哭的眼泪早已经哭干了,武柔已经守了一天,满身的疲惫,神情麻木的将一张张的黄纸放入炭盆中,在香火缭绕的烟雾中,看着燃起的火苗发呆。

突然,外头有内侍声音提了一句:

“陛下驾到。”

那一刻,武柔脑子里浮现的是太宗皇帝的身影,连忙跪着转过了身子,朝着身后躬身行礼。

一抬眼,看见的却是李善年轻的身影。

他今年二十一岁,身姿颀长挺拔,身上着了龙袍,刺绣的彩色龙纹,在烛光下泛着金光,年轻俊美的脸上满是疲惫,那温和沉静的气质,与太宗皇帝截然不同。

武柔愣了一瞬,这才反应过来。

她印象中的陛下已经不在了,在灵堂的棺椁之中,现在的皇帝陛下,是当初那个气质疏离的小晋王,后来的太子李善。

李善看着她,眸光也停滞了那么一瞬,带着贪恋和悲伤的情绪,但是两个人很快便移开了目光。

李善缓步走上前去,一撩龙袍的衣摆,跪在了灵堂前。武柔连忙将旁边放着的香取了四根出来,凑到了烛火上点燃,轻轻晃掉了上头火苗,然后躬身,举手,恭敬地递到了他的眼前。

李善喉结滚动了一下,微微皱起了眉头,隐忍着伤心和难过,神色平静地将香接了过来,双手捏着,端平了胳膊举在额头前,仪态庄重地拜了四拜,然后起身,插在了前头的香炉之中。

正在这个时候,旁边代表皇子守灵的四子李泰,夸张地哭出了声来:

“父皇……父皇……你为什么不让我回来,见您最后一面。”

武柔忍不住抬眉瞧了他一眼。

四皇子李泰还是从前那身宽体胖的样子,脸型像极了佛像,乍一眼很面善,只是眼睛太小了,一条缝,还有些吊梢尾,显得促狭。

贞观二十二年的时候,太宗皇帝病弱,思念这个儿子,便将他从顺阳调了回来,封了濮王,至少封地在豫州,离长安近一些,偶尔能见得着。

所以,太宗皇帝驾崩,他早来了,该是断断续续地在灵堂守了两个多月。

现在这突然的一嗓子……有点儿假。

李善没有理他,上了香,就直接跪在了旁边专门为他准备的蒲团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