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中秋宴53(1 / 2)

吐蕃使臣听了之后,激动地行礼道:

“多谢天可汗垂怜!此消息一经传回国内,国主定然欣喜若狂,感激不尽。我们早已望眼欲穿,不知道公主何时能够启程?”

皇帝听闻,抬了袖子思索了一瞬,说道:

“不急,公主人选还是得慎重,朕一定会为吐蕃国王选一个优秀的王妃。你可以送信回去告诉松赞干布,让他安心等待,不会耗费太长时间的。”

“多谢天可汗!”吐蕃使臣激动的神情溢于言表,回到席位上之后,端起酒杯就饮了一口,哈哈大笑。

武柔见他这个样子,想笑,偷偷地低着头忍住了。

她跟萧才人共同主持宴会,一人站在大殿主位的一边,监管着宴会进行的过程,若是哪里有纰漏,也好当场协调解决。

她的位置就在了晋王和太子席位之间的后头,晋王一侧脸,正好看见她在那儿低头偷笑,便白了她一眼。

武柔便连忙抬起了头,装作无事发生一样,认真地看着观察着宴会上的情况。

中秋宴本来算是家宴,意在团圆,一般不会邀请外臣。

所以在宫中的嫔妃和皇子公主们,都会出席,聚在一起观看表演,然后在月色正浓时,一起步行至大殿之外的观景台上,赏月外加做诗。

每到那个时候,皇帝都会出题,比如加某个字,或者指定四言句或者五言句,众人做诗一首,朗诵品鉴,做得好的,就会赏赐财物,以作奖励。

宫里的嫔妃和皇子皇女们,不管水平怎么样,基本的押韵都做得到,有时候即便胡诌两句,也甚有意思,所以都很积极,没有不敢开口的。

今年因为邀请了各国使臣……其实主要是邀请吐蕃使臣进宫,给他一个答应和亲的契机,顺带将各国使臣邀请进了宫。

所以做诗的环节没了,将宴会节目的规模和数量增加了。

两仪殿殿内纵向宽敞广阔,分为前廷和后廷两部分,前廷地势略高,是皇帝和嫔妃们,还有皇子公主们的位置。

皇帝坐在正中主位,座下皇子公主们坐左侧,嫔妃们坐在右侧,中间的空廷上是一大幅波斯国进供的地毯,色彩花纹艳丽,在灯火通明的照射下,正好作为节目表演的舞台。

离皇帝稍远的大殿后半段,是后廷,地势低了三阶,是大臣们的位置,根据品阶排位席次。

今日后廷处坐着各国使臣,还有几个通译和鸿胪寺的几个官员作陪,大约两百人左右。

为了保证观看效果,所有的节目,都一式两份,最好的在前廷的地毯上,次一点儿的就放在后廷。

地板上漆画着阴阳两仪的太极图案,就是节目的舞台位置。

而两仪殿后廷中,总共有三处这样的图案,间隔相等一字排开,若是坐满了宾客,节目就需要一式四份同时表演,想来场面也及其壮观。

此时场中正在表演舞蹈,十二名壮年男子,身穿短衣长裤,身上挂着巨大的鼓面,围成了一个圆圈。

他们面朝外头,一边转圈表演,一边敲打着壮丽的节奏,动作豪放,整齐化一,配合着他们的唱和声,气势极壮,感觉整个大殿都在与之共鸣。

突然一个轻盈的身影从擂鼓的队形中飞跃了出来,在空中犹如鸿雁,衣带飘飞,跳了个满弓一字马。

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女子持着长剑舞了出来。

从武柔的位置看,只见前头廷的两个圆,都突然同时飞跃出了一个矫健轻盈的身影,像是复刻一般干净利落,引得大殿中人一阵屏息,她甚是满意。

当初排练之时,她可是强迫教坊司费了不少功夫。

只见擂鼓的队形快速散开,排成了两列,以鼓点唱和助兴,像是鼓励一般,场中的剑舞激烈而欢快,又不失柔美。刚柔并济,阴阳相左,甚是好看。

武柔正看得出神,突然感觉到身旁有人过来,她转眼一看,原来是皇帝身边值班的小宦官,到了武柔跟前小声说道:

“武才人,陛下让你过去。”

武柔看了座上一眼,看皇帝一身明黄的圆领常服,头戴黑色的幞头,正在悠闲的看着下头的表演。

他端起酒杯放在唇前饮了一口,眉目舒展,似有微醺,并不像是有纰漏要问责她的样子。

于是她赶紧低着头,规规矩矩地跟着宦官走了过去,停在了御座之下。

皇帝见她过来了,就冲她招了招手,示意她上去。

皇帝座上并无旁人,又在众目睽睽之下让她近前,这番殊荣又让她想得有些多了,武柔将头低得更狠了些,轻手轻脚地踏上了御阶……

她也不敢站的比坐着的皇帝高,于是便顺势跪坐在了他的脚边。

晋王在下头看见她那一副佯装乖顺,喜滋滋的模样,就不悦地皱了皱眉,然后便将目光移开了。

皇帝单手靠着身前的案几,微微歪了身子,小声地问:

“上次你跟小九一起探查那些适龄女子的时候,里头有没有李氏宗亲可堪大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