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绣像(2 / 2)

武柔被震了,她眸光闪了闪,傻眼又结巴地说:

“他……他会吗?……陛下不是明君圣主么,应该不会这么……”

韦贵妃轻轻笑了笑,打断了她说:

“他是明君圣主不假,可谁也不是天生下来就是明君圣主。

咱们这位陛下是武将出身,性格暴躁,喜战好杀,若不是他存了一个开创太平盛世,造福天下百姓的志向,他都不能静下心来读那么多书。

也就是他有这份心,能听得进去劝,要不然一不合他的心意就被杀被贬的人,恐怕要多很多。

你记着,以后有什么事情,能在他下了结论之后,心情好的时候劝谏,可千万不要将结论下在他头里去,要不然他那个脾气,容易记恨你。”

“是……谢娘娘指点。”武柔听话应了,又失望地说,“那……那王才人打了阿瑟斯的事情难道就这么算了?”

韦贵妃诧异地说:

“那怎么算了呢?她无缘无故地殴打你的女官,挑起后宫争端,算是德行有失,自是该罚她。

我派人去问她话,如果事实确是如此,罚她跪半天,怎么样?”

武柔一听明白了,虽然不能因为突厥人的事情,说她有错,但是可以从别的事情上惩治。

只要不提突厥人这一茬就行。

她立马高兴了,又说了一句:

“谢贵妃娘娘提点。”

……

……

没过几天,陛下从行宫回来了,晋王自然也就跟着回来了。

她去弘文殿碰见了他之后,忍不住就好奇地多问了几句关于刺杀的事情。

谁知晋王无奈地说:

“能有什么动静,他一共就纠结了四十几个人,结果被行宫门口的二十几个卫士反杀。

等他谋反的消息传到父皇耳朵里头的时候,他都已经跑了……等父皇发了火,他就被追上杀了。

我就睡了个觉而已……也不知道那些人怎么想的,脑子似乎不太好使。”

武柔听了笑出了声,又问:

“那他们为什么要谋反啊……总得有个理由吧。”

晋王想了想说:

“根据抓着的俘虏说,是因为结杜率久未升迁,心生怨恨。

他本来是突利可汗的弟弟。当年突利可汗在东突厥遭到劼利可汗的排挤,呆不下去,自请入唐。

我父皇与他有些交情,最主要的是当时已经有灭东突厥的计划,需要熟悉内情的帮手,于是就答应了。

后来东突厥被灭,他们的领土入了大唐疆域划了几个州,父皇还派他去做了一个州的刺史。

他的弟弟结杜率我平时也没有留意过,不过想来本事不济,野心不小,还不是觉得自己是突厥的王族,却在大唐只能当一个侍卫中郎将,委屈他了。”

晋王顿了顿,又感叹般地补充了一句:

“野心,使人智短欲昏。要不然也不至于勾结了四十几个本族人,就敢谋反。”

武柔怔怔地看着晋王的侧脸,有些心虚,总觉得他说中了自己。

于是在心里头暗暗提醒自己,千万别哪一天着急昏了头,落得万劫不复的下场……

正在此时,弘文殿外突然来了一个太监,问门口的侍卫说:

“武才人可在里面?”

武柔听见了声音扭过头一看,就见是陛下身边的传旨的徐内侍……她的老熟人了。

立马高兴地站了起来,迎过去说道:

“徐圣使,我在这里。”

徐内侍踏进了门槛,见前头的那一圈案几间,还坐着晋王,便笑着说道:

“武才人,陛下召见。正好晋王殿下也在,一起同去吧。”

晋王李善这才从案几间站了起来,诧异地问:

“父皇找我跟武才人一起去?”

“是。”徐内侍躬身,笑着说。

晋王沉静的脸庞多了几丝疑惑,看了武柔一眼,怎么也想不出自己跟武才人能有什么事情掺和在一起。

武柔也很惊讶……

她还以为自己终于因为踏实肯干,得到了陛下的喜欢,要招她……

嗯……既然是叫儿子一起,那肯定不是这么回事。

不管什么,去了不就知道了。

武柔默默地跟在了晋王的身后,跟随传旨的徐内侍,去了武德殿。

这是她进宫以来,第一次,踏入武德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