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晋王殿下会怕吗?(2 / 2)

武柔已经对升迁没了期盼,一下子没了目标,整个人就显得迷茫松懈起来。

她说:

“左右我现在无事,殿下就跟我讲一讲吧?就当……就当复习功课了?”

晋王想了想,看着眼前的书,开口说道:

“首先,隋朝启用科举制以前,朝廷选官一直是举荐制,那些门阀氏族掌控了官员选拔的渠道。

许多人趋之若鹜,就是为了能当官,依靠他们举荐当了官之后,又会回馈给门阀世家财富利益,受其牵制、影响。

权利的来源,是人。

那么多官员将氏族门阀奉为犀首,等于分了一部分皇权,甚至在特殊时期,门阀可以掌控朝堂走势,改朝换代。

魏晋之后,受五胡乱华的影响,氏族门阀的权利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北魏建立之后,为了维护统治,促进民族融合,更是大力推广汉化。

但汉化的一大功绩,就是大范围普及了诗书礼仪,让氏族门阀之外的人也学到了知识,《三字经》就是那个时候出现的。

到如今,寒门士子多如牛毛,不乏有才之士,再加上科举制的实施,氏族门阀对朝堂的影响已经大不如从前。

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们名声太久太响亮,即便没有官位爵位,他们在读书人眼里也是贵族,是一份难以企及的荣耀。

我父皇启用人才从不看出身血统,有才就用。等于刨了氏族门阀的根基,阻了他们的复兴之路,早就成了对头。

可是现如今,父皇派人编修《氏族志》,排在前头的依旧是四姓氏族,足以证明他们在民间的威望远超朝廷。

他选出来的寒门士子,却反过来去向四姓门阀朝圣,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忍。更重要的是,长此以往下去,不利于皇权稳定。”

武柔静静地听着,又问:

“那……既然这么严重,为何不……为何不使些更厉害的手段,让贵妃娘娘请长安城的命妇,还是主姻缘的人来进宫说两句话,真的会有用吗?”

晋王李善这才抬起了眼睛,用好学的眼神望着武柔,问道:

“更厉害的手段?……比如?”

突然被晋王问到,武柔的眼珠子偏到了一旁,手上牵着自己的彩色披帛,有些紧张地在胸前绞了两圈,思索着说:

“我不知道啊……比如……比如找个由头杀了他们?”

晋王的眸光明显震了一下,像是精心雕刻出来的唇微微张着,半晌摇了摇头,说:

“你怎么那么大的杀心?”

武柔连忙将绞着的披帛放了下来,心虚的低下了头,生怕让晋王发现她内心住着的鬼怪。

晋王倒是没有再往深处计较,而是回过了头,看着自己眼前摊开的书籍,接着说道:

“随意杀个奴婢,都会造成恐慌,更别说杀那些声誉久远的门阀氏族了。我父皇乃是圣主明君,又不是好杀的暴君,怎么能如此随意?

而且,嫁娶之事,看着事小。其实关系到两个家族的利益联合。

别看平时大家都客客气气,好像不计较彼此家门的贵贱等级,真到联姻的时候,就会暴露出内心衡量来,计较的一清二楚,一点儿也做不了假。

越是门第高,利益大的家族,越是如此。

所以如今四姓门阀声誉大涨,也是因为权贵们想与之联姻的太多,无形中抬了他们的身份。

只要放出风声,让那些当朝的权贵们能放弃联姻四姓,那对他们的声誉自然有很大的影响。”

武柔听着,再联合当初贵妃在赏花宴上说得那些话,很多事情便通透了,觉得好有道理,忍不住说道:

“殿下知道的真多,我就没有想过这些……”

晋王明显身子僵了一下,耳根子就红了,似乎有些不好意思,说:

“大多都是我父皇教的,算不得什么。”

武柔看着他的侧脸,突然间又生出了许多艳羡来。

有阿耶真好。

她的阿耶在世时,也会时常的教她一些道理,虽然不是国事,但也总有一些对人对事的智慧。

即便当时对她来说没有多大用处,可是他走了之后,她能忍得了武家兄弟的欺辱,进宫之后又乖顺小心,勉强算得上左右逢源,全是因为阿耶教导的缘故。

想到阿耶去世之后自己的遭遇,武柔又忍不住心酸惆怅,鬼使神差地问:

“晋王殿下会怕吗?”

晋王李善奇怪地转过头,就看见武柔用一双迷蒙凄惘的眼神看着他。

她平日总是很活泼,胆子也大,今日真的很反常。

“怕什么?”晋王李善语气又温柔了些,问。

“怕……突然间有一天,因为失去了依靠,自己的日子天翻地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