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仙_分节阅读_第106节(1 / 2)

  房子墙壁刷了石灰,粉刷一新后,明先生架了楼梯,提着笤帚般大的大笔爬高,明夫人在楼梯下托举起装了墨汁的脸盆。

  大笔蘸墨后,明先生在粉白墙壁上唰唰写下一行行大字:聚民之地为国,民哀则国衰,佑民者,真国士也!

  下了楼梯的明先生将笔交给了夫人,走到州府来的那位老先生跟前,指着那行字道:“给老大人的答复在此!”

  这是拒绝了当自己家的私家西席,老先生看着墙上字迹,捋须颔首,“看来当年的那个满腹经纶的神童,是真的打算当一辈子教书先生了。渊澄如此才华,难道就没想过复出,就不想下届会试再试上一试,以了夙愿?”

  明先生微笑,神情间亦有一股往事已往的惆怅。

  他这次之所以回来,是自以为找到了自己久考不中的弊端,做好了三年后再考一次的准备,也有信心再考必中。

  说白了,这次回来是做好了一雪前耻的准备的,因为调整好了心态,因为敢面对了,所以才回来的。

  却不想看到的是另一番光景,才发现“前耻”只在他自己的心中。

  也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乡亲们想要的是什么,往大了说是这个国缺的是什么。

  “少一个满腹经纶的神童,多一个教书先生未必是坏事。”

  明先生微笑着给出了答复,有些事情真的是放下了,他目光跟随着那个一脸光彩答谢大家帮忙的夫人。

  老先生哈哈大笑,“看来老朽也只能是把两个孙儿给移送到此读书了。”

  明先生从袖子里拿出了一篇赋文给他,“认可这篇赋文者,子弟方可入学!”

  老先生“哦”了声,拿来细看,沉吟不语许久……

  学堂修好,声名显赫的明先生,那个调教出了四科满分会元的明先生要开馆教学了,一时轰动。

  但凡有来求学者,明先生便拿出了那篇写给庾庆的赋论,掩盖了最后一句“陛下受命于天”,认可这篇赋论的家长,他才可能收入其子弟教学。

  此后年年,渴望将子嗣送入“明堂学馆”者众……

  钱庄内,庾庆大步而出,身上挎了只皮革缝制的大包。

  钱庄外,三名高矮不一的汉子牵着马,正等着他。

  三名汉子分别名叫陶永立、葛大钧、易从飞,都是庾庆刚认识不久的朋友。

  能成为朋友,也可以说是志同道合吧。

  说是狐朋狗友也没错。

  全都是趁着水灾肆虐发财的人贩子,庾庆也悄悄的加入了这个行当。

  上次在酒店听人说到这行,听说能“救人”,还有暴利可图,而且这种暴利的情况还不是常有的,他便忍不住跑来“救人”了。

  帐是很好算的,他现在手头上的钱,乱七八糟加一起的话,得有个七万一千两的样子,他也不求什么翻多少倍,只求再多个两倍,那自己手头上就得有个二十来万两了。

  当然,万一能翻个几倍的话,那就更好了。

  想想都心热,于是就骑着马直奔灾区来了。

  他又是头回做人贩子,没这方面的经验,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花了点心思,也花了点钱请客,就结成了伙。

  有钱大家一起赚,遇上抢生意或见财眼红的可以一起上的那种团伙。

  这些人是专门做这一行的江湖中人,哪里有灾就往哪跑。

  大胡子陶永立算是带头大哥,一看高大魁梧的体块也像,见庾庆出来,将庾庆坐骑的缰绳扔还了,看了眼庾庆鼓鼓囊囊的皮包,惊讶道:“老弟,你这是换了多少零钱?”

  庾庆呵呵道:“没多少,没多少。”说着翻身上马了。

  之前了解到拿着大额的银票去灾区很麻烦,灾民哪有什么钱倒找,所以小额的花起来更方便,于是深以为然的他有错就改,立刻跑来换了堆一两一张的小面值。

  反正大额的尽量拆小了,用不完可以到钱庄换回来。

  一行四人上马后,一路在街道上踏踏前行。

  途中不时能看到衣衫褴褛的人被人用绳子绑着胳膊成排的过,一看就是人贩子从灾区捞出来的。这样的人已经不算是人,就是买卖的东西而已。

  这种买卖不道德,可朝廷又默许了,这也是一种解救灾民的方式,总比全部化成饿殍的强。

  某种程度上甚至希望参与的人能越多越好,只能默许,不能明说,因为灾害波及范围太大,朝廷的能力实在是有限。

  然而真正有钱的人是不屑于参与这种买卖的,名声确实不好听。

  “哇,你看那女人,那姿色,估计能卖五百两以上,谁捡到的赚大了,搞不好能赚个上百倍。”

  小白脸似的易从飞指着路旁经过的十几名狼狈女子中的一员喊道。

  马背上的庾庆等人立马顺势看去,确实看到个哪怕穿着脏乱差也难掩其姿色的貌美女子,其人似乎还知羞耻,迅速拨了乱发挡住脸,低头而过。

  听说能赚百倍,庾庆心头发热,略有遐想。

  到了城外,四人下了马,马匹交给了同伙。

  陶永立三人还有一些弟兄,专门负责办卖身契、找买家还有搞后勤之类的,算是经验老到的团伙。

  庾庆也算是加入了这条线,说好了分一成给这边当辛苦费的。

  听从指点,庾庆跟着陶永立三人有样学样,从一辆大车上搬起一个比人还高大的包背上,里面都是事先采购好的干粮。因为灾情,这些干粮的价钱翻了好几倍。

  一行四人背上东西就走,仗着一身修为朝泥浆泛滥之地走去,这活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走在最前面的陶永立嚷了声,“我们来晚了,附近的好货色应该都被人淘干净了,想找到值钱的好货,要深入才行!”

  庾庆身为新入行的小新人,精神头很足,高声大喊道:“没关系,大哥去哪我就去哪,只要大哥不嫌弃,我永远跟着大哥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