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嫡长孙他太难了_分节阅读_第95节(1 / 2)

  与其他皇阿哥们比起来,五爷的学问属实学的一般,他倒是有些想要知道五爷给他儿子起了个什么名字。

  心情正不错的康熙听到五儿子这话,也来了些兴趣,猜测着五儿子模仿金团的名字,给他的嫡长子取乳名,莫非叫“银团”?

  “你想的什么乳名?”

  康熙疑惑询问道。

  胤祺搓着两只大手,咧嘴高兴道:

  “铁蛋,汗阿玛,儿臣想给儿子起乳名叫铁蛋。”

  “什么?铁蛋儿?”

  康熙听到这个有些炸裂的名字,幸好手里没有端茶盏,否则一定会喷出来茶水的。

  梁九功也一个手抖,险些将手中的茶盏给抛出去。

  “对!儿臣希望儿臣的嫡长子拥有钢铁般的意志与强健的体魄,刚好儿臣今年负责的是毛线球与羽绒棉的差事,儿臣觉得若是给嫡长子叫‘毛蛋’”不好听,‘毛球’听着又不像人的名字,像是给猫起的名字,民间百姓们常给自己小孩儿喊‘狗蛋’,儿臣在大草原上托着腮帮子,冥思苦想多日,觉得‘铁蛋’是最好的乳名了。”

  老五挺起胸膛,一套一套地说道。

  康熙嘴角抽搐啊抽搐,老五到尚书房里读书时还不会说满语,汉语更是一句不会,哪时他没有对老五让皇太后抚养后悔,如今听到“铁蛋”这乳名都是老五在大草原上用手托着腮帮子苦思冥想多日的,实话说,康熙心里有些后悔让皇太后教导老五了。

  眼角余光瞥见那毛线球与盛着羽绒棉的蓝布袋子,康熙深吸一口气,对自己说别生气别生气,可还是忍不住皱着眉头对着桃花眼亮晶晶的老五说道:

  “胤祺,你不觉得铁蛋这名字有些太过俗气了吗?”

  “俗吗?”

  胤祺闻言不禁瞪大了桃花眼,双眼瞧着清澈中带着一股子愚蠢,民间叫“狗蛋”的人多,但是叫“铁蛋”的人肯定不多啊!

  他抿了抿唇,想了一会儿,又试探着对康熙说道:

  “恨铁不成钢,汗阿玛,您难道觉得‘钢蛋’比‘铁蛋’听着好?”

  康熙:“……”

  听着五贝勒嘴里不是“铁”就是“钢”,反正一定要有个“蛋”字,梁九功端着茶盏的双手发颤,以往他怎么没感觉五贝勒这般好玩儿呢?

  梁总管低着头憋笑憋得脸都红了。

  康熙看着五儿子明显不是在开玩笑的模样,寻思着反正他已经给五孙子起了大名,管他五儿子怎么给自己儿子取乳名呢!到时候真的闹笑话了也与朕这个做汗玛法的无关!

  未等胤祺再张口说话,感觉短短几句话,自己血压就“噌噌噌”往上升了好多的康熙直接用手指着门外面的方向,有些嫌弃地冷声道:

  “滚吧,只要你皇玛嬷、额娘、福晋对铁蛋、钢蛋的名字没意见,你爱怎么叫怎么叫。”

  胤祺:“……难道汗阿玛已经到了后世书上写的更年期吗?怎么如此喜怒无常!”

第67章 田间丰收

  又过了两日, 京城中热浪滚滚,康熙也收到了南边送来的收割水稻的报喜折子。

  继上个月中旬,农户收割完京郊试验田的成熟麦子, 称重后, 发现亩产九百斤, 比大清往年的亩产量要高出三倍的喜讯后。

  南边杂交水稻的亩产量竟然也达到了千斤往上,创造出了根本不可能在大清实现的高产量。

  随着折子一起送到宫里的还有几穗沉甸甸的饱满稻谷,康熙又将儿子们与大孙子喊到了乾清宫前殿大厅里,父、子、孙三代人坐在圈椅上传阅着看完折子、欣赏成熟的稻谷。

  各个激动的脸色发红。

  四贝勒胤禛最先忍不住对着康熙拱手开口道:

  “汗阿玛,咱们一定要下大力气研究这杂交水稻了, 后世的农学家们真是太令人敬佩了!简直就是神农在世,竟然能研究出这般高产量的粮种, 怪不得后世人不缺粮食吃,人口数量那般繁荣呢!”

  其余皇阿哥们去过后世的,与没去过后世的,都纷纷点着头,表示附和。

  坐在他阿玛身旁圈椅上的弘晞也看向那饱满的稻谷, 眼神发亮地对着坐在主位圈椅上的康熙奶声奶气地说道:

  “汗阿玛,袁老千古!科学家们才是最应该让民众敬佩的人!”

  “努努爷爷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听到奶团子铿锵有力的坚定小奶音,几个去过后世的大男人也想起了当时在农贸公司买种子时,了解到后世农业科学家的种种事迹, 真是一群了不起的神农啊!

  康熙捏着手中的稻谷, 连连点头赞同。

  他抬起头将在场的儿子们瞧了一圈,最后将目光凝到了小十五身上。

  他对每个儿子的未来发展都有个大致的定位, 太子是继承人,其余儿子们都是辅佐太子的贤王。

  瞧见这些后世的种子后, 康熙觉得必须得将农学往深里发展,由一个皇子来深耕,小十五的年龄小,未来完全没有上位的可能性,但他是个细心、爱钻研的小孩儿,与东宫的关系也亲密。

  “来,十五来朕这儿。”

  康熙对着小十五招手道。

  十五阿哥顶着哥哥们羡慕的眼神从雕花圈椅上站起来,来到康熙身旁,一脸好奇地询问道:

  “汗阿玛,您喊十五有何事吗?”

  康熙将拿在右手里的稻谷递到小十五跟前,一脸认真地询问道:

  “十五喜欢这稻谷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