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明朝本来可以不灭亡36(1 / 2)

崇祯皇帝上吊之前,后悔莫及:“曾经有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好好珍惜......”

然而世界上并没有后悔药,尽管贵为天子的崇祯也无力回天。

这个机会就是与皇太极议和。

1640年—1642年,历时两年之久的松锦大战终于结束,明朝再一次输给了大清。

这次战败明朝不仅丢失了大量土地城池,还损失了大明十几万精锐部队,就连洪承畴、祖大寿等重要明军将领也都投降了满清。明朝在关外的力量几乎损失殆尽。

从此时起,明清两国的军事实力已经大逆转,清朝开始强势主动,明朝成了被动挨打的羔羊。

外患不绝的明朝,在崇祯十五年(1642)又遭遇了内忧——大旱灾。

吃不饱的老百姓,不得己加入了西北、西南闹事的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军混口饭吃,无意中又增强了农民军的军事实力。

明朝廷现在内外交困,南北夹击,焦头烂额,这艘摇摇欲坠的破船岌岌可危。

天无绝人之路。

在这危急关头,明朝迎来了一次改变命运的转机。

明朝尚书陈新甲看到了南北方向的危机,觉得北方清朝军队太强大,暂时不能撼动,还不如先跟他们讲和,安抚住他们,再抽出精力专心对付南方内部叛乱。等消灭李自成、张献忠,再转头对付满清,未必没有机会扭转乾坤。

现在看来,这是当时解决危机的最好办法。

陈新甲,重庆长寿人,官至尚书(正二品)要职,是个忠君爱民的好官。

此人在边疆多年,有才干,有魄力,习边事,可为文人统帅之典范。

但却由于嘴不严实,做事不严谨走漏了风声,被他忠诚了一辈子的君崇祯给斩了。这是后话。

陈新甲自作主张地派遣使者去跟大清议和过,但他背地里又把这事儿告诉了傅宗龙。

傅宗龙离开京师时,又把这事儿告诉了大学士谢升。

谢升后来看到疆事大坏,又把傅宗龙的话讲给了崇祯。

崇祯帝召陈新甲过来质问,陈新甲马上叩头谢罪,说:“我是完全为皇上考虑才这样做的,现在咱们处于内忧外患腹背受敌之中,情况非常危险。相对来说,北边实力太强,咱们先假装议和安抚住他们,然后集中精力先打败实力较弱的南方农民起义军,最后逐一将他们消灭,方可挽救我大明。”

谢升进言道:“那边如果肯议和,和也可以。”

崇祯从来没把皇太极放在眼里过,自视明朝为地大物博的天朝上国,清国不过是个蛮荒的弹丸小国。

所以,之前皇太极多次致信向崇祯示好,崇祯都弃之如敝履,傲娇得很。

但现在皇太极通过强硬的军事手段,沉重地打击了自以为是的明王朝。

作为手下败将的崇祯帝,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让他不得不对皇太极高看一眼,现在甚至要去高攀。

崇祯帝思前想后,虽然这个主意有道理,但作为大国高高在上的君主,他面子上有点下不来,刚开始没置可否。

面子没有命重要。

很快崇祯帝就想通了。

但他知道明朝作为一个泱泱大国,满朝文武很鄙视清朝这些外来民族。明朝历代君主都抬头挺胸、直迎外敌,很少出现和蛮夷之族进行和谈的局面,明朝人的虚荣心也不允许他们和清朝人议和。

言官有一回去拜见谢升,谈到边境状况,谢升说:“皇上的意思是主张议和的,希望你们不要多话。”

言官一听大为吃惊,纷纷上书弹劾他:“诽谤君父,泄禁中语,大不敬,无人臣礼”。

崇祯帝为了平民愤,只得将谢升予以削籍处分

崇祯帝看到言官反对议和如此强烈,就把议和一事交给陈新甲去秘密办理,以后和他手诏往返过几十次,都告诫他不要泄漏出去。

所以崇祯帝指示陈新甲先秘密进行议和这件事,朝廷里边人们都不知道。

后来朝廷里人们渐渐知道了,所以屡屡上书争议,但是他们都没有掌握到证据,空口无凭。

1642年五月,大明崇祯皇帝派出一个庞大的代表团来到宁远城,请求皇太极的接见。

情商很高的皇太极并没有因为打了胜仗摆架子,而是非常乐意于与明朝对话,派遣兵部官员前去宁远迎接明朝代表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