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 章289(2 / 2)

   经过各种尝试,确认不会过敏后,云溪正式把它加入自己的食物谱中,命名为“刺藤芯”。

   这类食物发现得越多,她对肉食的依赖就越少。

   除了刺藤芯之外,她还发现一种和芋头一模一样的植物。

   那种芋头叶子,大片大片,类似荷叶的,像一把把小伞,只要是农村长大的人,一样就能辨认出来。

   但也清楚的知道,野外的芋头不能碰,毒性非常高,轻则过敏发痒,呕吐腹泻,重则直接丧命。

   农村的小孩,从小就爱在地里翻各种吃的,什么花生、番薯、芋头,有时候都不管是不是自家的,通通挖来吃。

   因为野外的芋头,和家中菜地里种植的芋头长得几乎一模一样,又随处可见,所以,农村的小孩,自小会被大人耳提面命,不要挖外面的野芋头,会毒死人。

   哪怕是家里种植的、人工培育过的芋头,去皮时,也会有黏糊糊的汁液,那种黏液涂抹在手背上,手背会起一大片红疹子,奇痒无比。

   小时候她最讨厌帮奶奶处理芋头,每次都会弄得一双手奇痒无比,要泡好一会儿的热水才能缓解。

   但她又很爱吃蒸熟的芋头,吃进口中,口感绵糯松软,蒸熟后捣碎的芋头,还能加入到面粉中,揉成长条状,做成油炸类的面食;也可以熟捣成泥,揉成饺子皮那样,包

   些笋干和肉馅,放到笼里蒸熟,出锅后的食物,就叫芋子包,这样蒸出来的芋皮,厚厚的一层,软弹劲道。

   野生的芋头云溪不敢轻易尝试,小时候听奶奶说,哪怕煮熟后,吃进嘴中都会有一阵刺痛感和呼吸困难。她奶奶那个年代的人,年轻时很难吃饱饭。

   史书上,常看见一句话:岁大饥,人相食——是每个王朝末期,或是战乱频繁的年代,芸芸众生的写照。饥荒的时候,树根、树皮、泥土,地里一切能吃的、不能吃的,有毒的没毒的,都会被塞进肚子里,千百来年饿肚子的经验,让老百姓总结出了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

   所幸,云溪现在饿不着肚子,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她不会冒险,轻易触碰这些明确有毒的植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