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章147(2 / 2)

   云溪觉得,如果自己一直待在乡下,过着那种自给自足的日子,大概会比现在更适应丛林生活。

   也许她将不懂什么知识,不懂什么文字与文明,但会比现在的她,更懂得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

   生火、做泥灶、腾换改造溶洞的卧室、做皮衣,满足了衣、食方面的基本需求,接下来,云溪开始着手搭建溶洞口的营地。

   天气渐冷,寒风四起。她的需求很简单,离泥灶近,方便生火取暖,能晒得到太阳,能够遮风挡雨,不被野兽破坏就好。

   顾虑到她在营地午休时,沧月一定会挤过来一块睡觉,所以她还得找一块稍微宽阔点的地方,搭建一个勉强够一人一人鱼休息的营地。

   最后选址地点在泥灶左边的空地上。

   这块地上有不少杂草和花朵,入秋后,花朵凋零,杂草变黄。

   云溪用小石块堆出一个2x3米的长方形,当做地基范围,然后沿着石块,拔除一圈的杂草作为隔火带,接着点了一把火,烧去地基范围内的杂草。

   她在河流沿岸找到一种黏性较强的黄泥,她用大贝壳当挖产,挖了许久的泥巴,并招呼沧月过来一块挖,挖下来的黄泥通通用大树叶包好,运送堆放到地基上,浇水和弄,接着用脚踩平。

   沧月嫌弃泥土会弄脏尾巴,不愿意和云溪一块踩泥土,跑去水里洗爪子洗尾巴了。

   云溪踩着泥土,不由想起从前农村盖土房子,用的便是泥土和石块,屋顶也是木头、泥巴、枯草、还有防雨薄膜混搭在一块。

   这样的屋子,是防不住大暴雨的。

   很小的时候,每逢夏季的大暴雨天,她和奶奶就要拿出家里的木桶、塑料盆、水缸,去接屋顶哗啦啦漏下的雨水;如果是夜间的暴雨,几l乎一整晚都不怎么能睡,时不时就要起床,倒掉盆里接满了的雨水。

   雨水敲打屋顶防雨膜的“嘀嗒”声响

返回